昔日朱公子,雄豪不可追。
今来游故国,大冢屈称儿。
平日轻公相,千金弃若遗。
梁人不好事,名姓寄当时。
鲁史盗齐豹,求名谁复知。
慎无怨世俗,犹不遭仲尼。

下面是对《朱亥墓》一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1. 诗人介绍
  •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宋代杰出的文学家、书画家。他出生于眉州眉山,是苏洵的儿子。
  1. 诗句翻译
  • 昔日朱公子:指的是战国时期的魏人朱亥,以屠为业。
  • 雄豪不可追:形容朱亥的豪迈气概难以追随。
  • 今来游故国:苏轼来到他的故乡开封参观。
  • 大冢屈称儿:形容朱亥的大冢在此处显得小。
  • 平日轻公相:平时轻视高官显贵。
  • 梁人不好事:梁国人不喜欢做事。
  • 名姓寄当时:名字与姓氏都随时间消逝了。
  • 慎无怨世俗:不要轻易抱怨世俗。
  • 犹不遭仲尼:尚且没有遭受到孔子那样的遭遇,即指不被重视或误解。
  1. 注释解释
  • 朱公子:指朱亥。
  • 大冢屈称儿:表示朱亥的大坟墓在这里显得很小。
  • 梁人不好事:梁国的人不喜欢做事情。
  • 鲁史盗齐豹:比喻鲁国的史记记载齐豹的行为。
  • 名姓寄当时:名字和姓氏随着历史而消失或被遗忘。
  • 慎无怨世俗:不要轻易地怨恨世人。
  • 犹不遭仲尼:尚且没有被孔子那样的人遭遇。
  1. 赏析
  • 诗歌背景:《朱亥墓》是苏轼在游历故国时的感慨之作。朱亥是一位著名的侠客,以其豪迈的性格和慷慨的行为著称于世。这首诗反映了苏轼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及其个人情感的投射。
  • 主题表达:通过对比朱亥生前的辉煌与身后的寂寞,诗人表达了对英雄末路的感慨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
  • 语言风格:苏轼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善于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传达深刻的思想。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和历史典故,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思考。

苏轼的《朱亥墓》不仅是对历史上一位英雄人物的评价,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反思,这首诗展现了苏轼深邃的文化内涵和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