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柏待其成,柏成人已老。
不如种丛彗,春种秋可倒。
阴阳不择物,美恶随意造。
柏生何苦艰,似亦费天巧。
天工巧有几,肯尽为汝耗。
君看藜与藿,生意常草草。
【注释】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苏轼与弟弟苏辙同游西湖,苏辙在杭州做官,两人经常在一起游玩。苏轼写了这组诗赞美花草树木的美好。
种柏待其成:种下柏树,等它长大成熟。
柏成人已老:等到柏树长大了,人已经老了。
不如种丛彗:不如种植一些灌木或草本植物。
春种秋可倒:春天栽种,秋天就能长得很高。
阴阳不择物:无论阴天还是晴天,都适合种植。
美恶随意造:好坏随人意愿而定。
柏生何苦艰:柏树生长起来很艰难。
似亦费天巧:也似乎要花费很多天工。
天工巧有几:天工有多少巧夺天工的本领?
肯尽为汝耗:难道全部用来消耗在你身上吗?
藜藿:藜,一年生草本植物;藿,即藿香,多年生草本植物。
【译文】
种下柏树等着它长大成人,等到它长成了,人却已经老了。
还不如种植些小灌木或草本植物,春天种下秋天就能长得很高。
无论是晴天还是阴天,都可以种植这些植物。
好坏随人的意愿而定,不必过分强求。
柏树生长起来很艰难,也似乎要花费很多天工。
难道全部用来消耗在你身上吗,你也要忍受这种艰辛吗?
藜、藿: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有香味。
【赏析】
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期间,与弟弟苏辙一同游西湖。苏轼写《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以赞美花草树木的美好,其中第3首最为出色。此诗前两句说,种柏等它成材,等它长成以后,人们自己却老了。“种柏”二句用柏树作比,说明人生易老,而草木则不同,可以经年不变。“春种”两句说,不管阴晴,都可种植。后四句是说,万物的生长都各有条件,不能勉强。最后一句,反问句式,更见出一种无奈的心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但寓意深刻,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