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舍有丛竹,结根问囚厅。
下为人所径,土密不容钉。
殷勤戒吏卒,插棘护中庭。
绕砌忽坟裂,走鞭瘦竛竮。
我常携枕簟,来此荫寒青。
日暮不能去,卧听窗风泠。
官舍有丛竹,结根问囚厅。
下为人所径,土密不容钉。
殷勤戒吏卒,插棘护中庭。
绕砌忽坟裂,走鞭瘦竛竮。
我常携枕簟,来此荫寒青。
日暮不能去,卧听窗风泠。
注释:1. 官舍:官府的房屋。2. 下为人所径:竹子生长在下面的土地上被人踩踏过。3. 土密不容钉:土地太潮湿,不能钉钉子固定竹子。4. 殷勤戒吏卒:勤勉地告诫吏卒。5. 插棘:插入荆棘。6. 绕砌:绕在台阶上。7. 坟裂:像坟墓一样的裂缝。8. 走鞭:用鞭子赶着跑。9. 我常携枕簟,来此荫寒青:我经常带着枕头和席子,到这里来乘凉。10. 卧听窗风泠:躺下来听窗户边吹来的风声。泠,形容风声清冷。
赏析:此诗是苏东坡与好友曾巩同游庐山时所作,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全诗以记事为主,通过写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首二句点题,写官舍中有丛竹,并写其生长之地。三、四句写竹被踩踏后,人们又担心竹根会扎入地下影响道路,于是又派人把竹拔掉。五、六句写官吏们为了保护竹林,特意派人在庭院里植棘树。七、八句写庭院中的竹林因为受到保护反而长出了新的枝芽,如同被挖开的坟墓一样。九、十句写苏轼自己经常带枕头和席子来到这个庭院乘凉,躺下来听风声。最后两句写苏轼无法离开这个地方,只能躺下来听风声。整首诗通过对庭院中竹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