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来关辅,南山得再游。
山中亦何有,草木媚深幽。
菖蒲人不识,生此乱石沟。
山高霜雪苦,苗叶不得抽。
下有千岁根,蹙缩如蟠虬。
长为鬼神守,德薄安敢偷。

【注释】

和子由:指苏轼的弟弟苏辙。

南山:指终南山,在陕西省境内。终南是古时称南山的山名,后用来泛称终南山脉。

何有:没有。

媚深幽:形容草木长得茂密。

乱石沟:水流急而不平的山间小道。

千岁根:千年的树根。蟠虬:盘旋屈曲的龙形。比喻老树。

蹙缩:弯曲。蜷缩。

鬼神:这里指树木。

德薄:德行浅薄。

【译文】

自从来到关中作官,又得以再游终南山。

终南山中也没有什么,只是生长着茂盛的草木。

菖蒲人不识,生长在乱石沟中。

终南山高霜雪苦,草叶不能抽出。

山下有千年的树根,蜷缩如蟠龙一般。

长为山林之神鬼守卫,我的德行太浅,怎能偷取?

【赏析】

此诗乃和韵之作,与《初到黄州》诗同韵。这是和苏轼弟弟苏辙的咏物诗,共十一首。

开头四句说,自从来到关中作官,又得以再游终南山。“自我来关辅”是第一句,“得再游”是第二句,“山中亦何有”是第三句,“草木媚深幽”是第四句。诗人自谦地说自己到陕西任县令,不过是权宜之举,不久即离京赴外地。他在这里作客,心情很不稳定,但终南山景色优美,他仍能欣赏到它的秀丽。“南山”,指终南山,在陕西省境内。终南是古时称南山的山名,后用来泛称终南山脉。终南山是秦岭山脉的主峰,也是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所以苏轼也常去终南山游览。

中间四句写终南山上生长的草木。“山中亦何有”,“何有”,没有什么。意思是说终南山上虽然也有花草树木,但不是很多,而且山上的草木也很稀少。“草木媚深幽”,“媚”,这里指茂盛的样子。“深幽”是深奥的意思。意思是终南山上的草木长得很茂盛,但却生长在深山幽谷之中。

下面四句写终南山上生长的菖蒲和乱石沟中的菖蒲。“菖蒲”,“香蒲”,一种多年生水生植物。古人认为这种植物可以避邪。“人不识”,“识”,知道、了解。这里说人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生长的地方是在乱石沟中。“生此乱石沟”,意思是生长在乱石沟里。乱石沟,水流急而不平的山间小道。

接着四句描写了终南山上生长的老树。“山高霜雪苦”,“苦”,艰难困苦。意思是终南山上的树木生长在高山之上,经受着严寒的霜雪,因此很难生长。“苗叶不得抽”,“得抽”,能够抽枝发芽。意思是终南山上的树木虽然生长得很慢,但却不会抽枝发芽。这两句诗写出了终南山上生长的树木顽强不屈的精神。

最后两句写终南山上生长的千年大树。“下有千岁根”,意思是终南山上生长着一棵千年老树。“蹙缩如蟠虬”,意思是这棵老树蜷曲收缩像一条盘绕的蛟龙。盘绕的龙形,是老树的特征。这里用“蟠虬”比喻老树,形象生动,富有诗意。“长为鬼神守”,“守”,看守、守护的意思。意思是这棵老树长期作为山林之神鬼的守护者。诗人以神鬼喻山中之树,说明这些树木生长得非常茂盛,生命力非常强盛。

这首诗写于苏轼谪居黄州期间。作者对终南山的自然景观充满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对自己仕途坎坷也有所感慨。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表现了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