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帆挂西风,别泪滴清颍。
留连知无益,惜此须臾景。
我生三度别,此别尤酸冷。
念子似先君,木讷刚且静。
寡辞真吉人,介石乃机警。
至今天下士,去莫如子猛。
嗟我久病狂,意行无坎井。
有如醉且坠,幸未伤辄醒。
从今得闲暇,默坐消日永。
作诗解子忧,持用日三省。

【解析】

题干要求“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本题属于考查理解古诗内容,赏析作者情感的题目。解答时需要通晓诗词大意,抓住关键诗句分析,最后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首先读懂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诗句分析,最后结合注释、译文分析诗人思想。本词是苏轼在颍州与弟苏辙分别后所作,词人以景结情,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离别的哀伤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弟弟的思念之情。

第一首:

征帆挂西风,别泪滴清颍。

留连知无益,惜此须臾景。

我生三度别,此别尤酸冷。

念子似先君,木讷刚且静。

寡辞真吉人,介石乃机警。

至今天下士,去莫如子猛。

第二首:

嗟我久病狂,意行无坎井。

有如醉且坠,幸未伤辄醒。

从今得闲暇,默坐消日永。

作诗解子忧,持用日三省。

【答案】

(1)首句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征帆,指远行的船,西风,指秋季,清颍,指颍州。

(2)第二句化用《诗经·王风·中谷有蓷》中的“有女仳离,啜其泣矣”。

(3)第三、四句写兄弟二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表现了作者对弟之深情。

(4)第五、六句承第四句来,说兄弟二人分别后的感慨。

(5)第七、八句承接第五句来,赞颂了弟弟的品德。

(6)第九、十句紧承上两句,进一步赞颂弟弟的品德。

(7)第十一、十二句承上两句来,说明天下没有比弟弟更贤能的人了。

(8)第十三、十四两句承前两句来,指出天下没有比弟弟更英武的人了。

(9)第十四句承前两句来,说明天下没有比弟弟更有见识的人了。

(10)第十五、十六句承上两句来,表明天下没有比弟弟更能自重的人了。

(11)尾联借用孔子之言,表示自己要常常反省自己。

赏析:

这两首词是苏轼在颍州与弟苏辙分别后所作,词人以景结情,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离别的哀伤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弟弟的思念之情。

第一首词开篇即言“征帆挂西风”及“别泪滴清颍”,这两句写词人送别弟弟的情景。“征帆挂西风”,点出时间、地点和人物,词人的行程是在秋日西风吹送之下的。“别泪滴清颍”,则暗示这次分别的悲苦与沉重。下片由景入情,“留连知无益”,写出了词人不忍离去的心理;“惜此须臾景”,则是说这一时刻的别离是难得的美好时光。“我生三度别”三句,写词人与弟弟的多次分别,而这一次尤为令人悲伤。末句“念子似先君”,既赞美了弟弟的品德,又表现出了词人的思念之情。

第二首词开头两句为倒装,以景起兴,借景抒情,写送别之后,词人长时间地沉浸在深深的怀念之中。“寡辞真吉人,介石乃机警。”二句写弟弟的品德。“寡辞”谓少言寡语,“真吉人”谓性情纯朴正直,“介石”谓坚贞不屈,“机警”谓机警灵敏。“至今天下士,去莫如子猛”,二句写自己的评价。“至今”谓至今仍然如此,“天下士”谓天下有才能的人,“去莫如子猛”意为没有人能够超过他。这里既是对自己弟弟的赞扬,也是对他前途的期许。

两首词都是写兄弟分别时的情境以及由此而生的情感。语言朴实自然,风格清新婉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