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发馀杭,到寺已亭午。
参禅固未暇,饱食良先务。
平生睡不足,急扫清风宇。
闭门群动息,香篆起烟缕。
觉来烹石泉,紫笋发轻乳。
晚凉沐浴罢,衰发稀可数。
浩歌出门去,暮色入村坞。
微月半隐山,圆荷争泻露。
相携石桥上,夜与故人语。
明朝入山房,石镜炯当路。
昔照熊虎姿,今为猿鸟顾。
废兴何足吊,万古一仰俯。

宿临安净土寺

鸡鸣发余杭,到寺已亭午。

参禅固未暇,饱食良先务。

生平睡不足,急扫清风宇。

闭门群动息,香篆起烟缕。

觉来烹石泉,紫笋发轻乳。

晚凉沐浴罢,衰发稀可数。

浩歌出门去,暮色入村坞。

微月半隐山,圆荷争泻露。

相携石桥上,夜与故人语。

明朝入山房,石镜炯当路。

昔照熊虎姿,今为猿鸟顾。

废兴何足吊,万古一仰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杭州净土寺过宿时写的,表达了他对人生、世事的感慨和思考。

首联“鸡鸣发馀杭,到寺已亭午。”写诗人早晨醒来,听到鸡鸣,然后出发去寺院,中午的时候已经到了寺院。这里描绘了诗人清晨起床、准备出发的情景,以及中午到达寺院的时间。

颔联“参禅固未暇,饱食良先务。”写诗人虽然想参禅打坐,但是时间还来不及,所以先去吃了饭。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食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修行的渴望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颈联“平生睡不足,急扫清风宇。”写诗人因为生活压力大,常常失眠,所以需要打扫房间,让自己的心情变得轻松。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压力的感受和应对方式。

尾联“闭门群动息,香篆起烟缕。”写诗人在寺庙里闭门休息,周围的动静都消失了,只有香烟袅袅升起。这里描绘了诗人在寺庙中的静谧生活,也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信仰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中间四句“觉来烹石泉,紫笋发轻乳。”写诗人醒来之后,用石泉水煮茶,茶叶在水中舒展开来,宛如少女的肌肤。这里描绘了诗人喝茶的场景,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受和欣赏。

最后六句“晚凉沐浴罢,衰发稀可数。”写诗人晚上洗完澡后,头发变得稀疏。这里描绘了诗人洗澡后的外貌变化,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衰老的感叹。

最后两联“浩歌出门去,暮色入村坞。”写诗人带着豪情壮志离开寺庙,夕阳的余晖洒在村庄中。这里描绘了诗人离开寺庙时的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期待和对未来的憧憬。

最后两句“微月半隐山,圆荷争泻露。”写诗人在回家的路上看到月亮半藏在山头,荷花争相绽放,露水滋润着花朵。这里描绘了诗人回家路上的风景,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感受。

最后两句“相携石桥上,夜与故人语。”写诗人和朋友一起走在石桥上聊天,享受彼此的陪伴。这里描绘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的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

最后两句“明朝入山房,石镜炯当路。”写诗人第二天进入山房,石壁镜子明亮照映在路边。这里描绘了诗人进入山房的情景,也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最后两句“昔照熊虎姿,今为猿鸟顾。”写昔日的石壁像熊虎一样威武,如今却成为了猿鸟的栖息之地。这里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反思。

最后两句“废兴何足吊,万古一仰俯。”写无论国家兴衰荣辱,诗人都只是默默观察而已。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处之态度,也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敬畏和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