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夜,月色随处好。不择茅檐与市楼,况我官居似蓬岛。
凤咮堂前野橘香,剑潭桥畔秋荷老。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
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那两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译文:

八月十五的夜晚,月色到处都很美。不论在茅草屋檐还是市楼,月色都如此迷人。何况我官居像蓬岛仙山。

凤凰阁前是野橘香,剑潭桥畔秋荷老。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

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那两得。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它描绘了八月十五中秋之夜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会合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的解析。

让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第一句:“催试官考较戏作”意味着这是一首催促试官进行考试的游戏诗作。

第二句:描述了月色随处都是美好的景象,无论在哪里,月光都能照亮一切。

第三句:“不择茅檐与市楼,况我官居似蓬岛”表示无论在哪个地方,月亮都如此明亮。尤其是作者的官邸如同仙山一般。

第四句:“凤咮堂前野橘香,剑潭桥畔秋荷老”则是说,在凤咮堂前有野橘子的香味,在剑潭桥畔有秋天的老荷叶。

第五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指的是八月十八日的海潮非常壮观,它是独一无二的。

第六句:“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则描绘了鲲鹏飞向万里海洋的景象,以及军队长驱直入的壮观场面。

第七句:“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则是说,红旗和青盖在黑夜中互相映衬着,而黑色的沙滩和白色的海浪则相互吞噬。

第八句:“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那两得”则是说人生的相遇很难,而这样的风景和旅行是无法同时拥有的。

第九句:“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则是说希望听到这首诗的人能够增添蜡烛的光芒,因为门外穿着白色军装的士兵就像天鹅一样整齐排列。

这首诗的结构和风格都十分独特。它以“催试官考较戏作”开始,然后逐渐深入到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种独特的结构和风格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