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斋深且明,中有六尺床。
病夫朝睡足,危坐觉日长。
昏昏既非醉,踽踽亦非狂。
褰衣竹风下,穆然中微凉。
起行西园中,草木含幽香。
榴花开一枝,桑枣沃以光。
鸣鸠得美荫,困立忘飞翔。
黄鸟亦自喜,新音变圆吭。
杖藜观物化,亦以观我生。
万物各得时,我生日皇皇。

【注释】

西斋:指书房。

病夫:指身体虚弱、行动不便的人。

危坐:端坐。

穆然:安适的样子。

褰衣:解衣,脱衣。

起行:起身,行走。中园:庭院。

草木:花草树木。含:充满。幽香:芳香。

榴花:石榴花。桑枣:桑树上结的果实。沃(wò)光:滋养、培养。

鸣鸠:斑鸠。美荫:美好的树荫。困立:站立不动。

黄鸟:黄莺。喜:高兴。新音:新学的歌声。变圆吭:唱着圆润的歌喉。

杖藜(lí):拿着拐杖。物化:事物的变化。以观我生:用它来观察自己的生命。

万物各得时:一切事物都能得到其最适宜的时间和条件。我生日皇皇:我的生命非常快乐而自在。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作者在书房里读书、休息和散步时所见到的景物以及由此引起的感想的诗。

首联写书房的环境与陈设。“西斋深且明”,写书房的位置在西面,四周墙壁高大明亮,显得十分幽静;“中有六尺床”,说明主人的卧室也在这里,床上铺着一张六尺宽的长席,足以容纳一个人睡下。这两句从视觉与触觉两个角度对书房进行了描述,为下文作好铺垫。

颔联到颈联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抒发情感。“病夫朝睡足,危坐觉日长。”早晨刚刚躺下休息,觉得时间仿佛很长,但一觉醒来,时间又感觉过得很慢,好像一天没有多少事可以做。这里既写出了诗人身体上的不适,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闲适与悠闲。“昏昏既非醉,踽踽亦非狂。”诗人虽然感到身体上的不适,但他并不因此沉溺于酒色之中,也不是因为孤独无聊而发狂,而是选择了一种平和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这里的“孤”字,既表现了作者独自生活的状态,也暗示了他内心对于这种状态的理解与接纳。接下来,诗人通过观察周围的环境来进一步展开自己的想象。“褰衣竹风下,穆然中微凉。”诗人解开衣服,坐在竹子底下,感受到了一种淡淡的清凉,这让他的心情变得宁静而愉悦。“起行西园中,草木含幽香。”他起身走到院子里,闻到了花草树木散发出的清香。这些景物不仅让诗人的身体得到了放松和恢复,也让他的心境变得更加开阔和愉悦。

最后两联则是诗人在书房中思考和感悟的结果。“榴花开一枝,桑枣渥以光。”石榴花已经盛开,桑树上的果实也已经成熟,这一切都给书房带来了生机与活力。然而,诗人却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欣喜或满足,反而觉得这一切太过美好,以至于自己都有些承受不起这份美丽。“鸣鸠得美荫,困立忘飞翔。”黄莺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树荫休息,忘记了飞翔。“黄鸟亦自喜,新音变圆吭。”黄鹂也很高兴,因为它学会了唱出更加圆润的歌喉。“杖藜观物化,亦以观我生。”诗人拄着拐杖观察万物的变化,同时也在用这种方式来观察自己的人生。

整首诗通过对书房内外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行为的描述,展示了一个闲适、悠然、平和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人生等方面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到理解与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