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足谁言春麦短,城坚不怕秋涛卷。
日长惟有睡相宜,半脱纱巾落纨扇。
芳草不锄当户长,珍禽独下无人见。
觉来身世都是梦,坐久枕痕犹著面。
城西忽报故人来,急扫风轩炊麦饭。
伏波论兵初矍铄,中散谈仙更清远。
南都从事亦学道,不惜肠空夸脑满。
问羊他日到金华,应许相将游阆苑。
【注释】:
1)子由:苏轼弟苏辙的字。
2)将官:将军、军官。
3)梁左藏:北宋名臣文彦博,人称“文潞公”,以正直敢言著称于世,曾任西京洛阳留守。后任河东路经略安抚使,封英国公,赠太师,谥号“昭文”。
4)仲通:即仲淹(989-1056),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宋仁宗皇祐年间进士及第,历任集贤院学士、参知政事、礼部尚书等职。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贬,后复相,力主抗金,主张收复失地,又遭贬谪,最后客死岭南。
5)春麦:指早熟的麦子。
6)秋涛:秋天的巨浪。
7)睡相宜:睡觉的样子很适宜。
8)半脱纱巾落纨扇:形容夏天天气炎热,把纱巾解开一半,用扇子扇凉。
9)芳草不锄当户长:意思是说门前有茂盛的芳草,不用去锄。
10)珍禽独下无人见:意思是只有珍奇的鸟类独自飞下,没有见到人。
11)觉来身世都是梦:醒来时觉得一切都是梦境,人生如梦。
12)坐久枕痕犹著面:坐着时间长了,枕头上的枕痕还留在脸上。
13)伏波:西汉开国名将马援,曾受汉武帝之命平定交趾叛乱,被封为伏波将军,后人以此称颂其功烈。
14)中散:东汉末年著名辞赋家祢衡,字正平,汉灵帝时任黄门侍郎,后为曹操所杀,死后被追赠为汉北海太守,人称祢衡为“南蛮中郎将”。
15)南都:指宋代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
16)学道:学道,指学习道家思想、修炼成仙。
17)他日到金华:将来有一天会到达金华山。
18)相将:相互伴随。
19)游阆苑:游览阆风神苑。指遨游仙境,超然物外。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是作者在送好友仲连赴任时所作。
开头四句写送别时的景色和心情:“谁言”、“不怕”二语,一反常情,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坚定信念与乐观态度。“日长”两句,写夏日炎炎,而友仍酣睡如旧的情景,既表现出对友人的体贴关心,也表达了自己仕途不顺的感慨。“芳草”、“珍禽”两句,描绘一幅美丽的画面,既衬托出友人的高雅气质,也流露出诗人自己的闲适之情。
中间六句写友人的高尚品格和远大抱负。“觉来”三句,从友人的角度写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思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己身处困境的苦闷心情。“觉来”两句,写诗人在梦中常常怀念朋友,醒来之后仍然沉浸在思念之中。“坐久”两句,写诗人长时间坐在书房里等待友人归来,而友人尚未回来的情景。“枕痕”两句,从侧面烘托了友人的才华与品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担忧与期望。
结尾四句写诗人对友人的祝愿和期盼。“他日”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取得更大的成就。“相将”两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阆苑”两句,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福,希望他能像神仙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
这首诗通过描绘友人的形象和送别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留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仕途不顺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盼。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