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卧虚寂堂,月明浸疏竹。
泠然洗我心,欲饮不可掬。
流光发永叹,自昔非余独。
行年四十九,还此北窗宿。
缅怀卓道人,白首寓医卜。
谪仙固远矣,此士亦难复。
世道如弈棋,变化不容覆。
惟应玉芝老,待得蟠桃熟。
【注释】
寄卧:寄身隐居。虚寂堂:指幽静的茅庐。浸:润泽。疏竹:疏落的竹子。泠然:清凉的样子,这里指清冷。洗我心:洗涤我的心境。欲饮不可掬:想喝却喝不到。掬(jū):双手捧取。流光:流逝的时光。永叹:长久的叹息。自昔:从古以来。非余独:不是我一人如此。行年:年龄,岁数。四十九年:四十九年前。北窗:北边的窗户。卓道人:卓文君之兄卓王孙。谪仙:李白自称。此士亦难复:像这样的人也难以再有了。世道如弈(yì)棋:世上的道路就像下围棋一样,变化多端,难以预料。弈棋(yì qí):围棋。变化不容覆:事物的变化是不可逆转的。惟应:应当,只有。玉芝老:长寿的人。蟠桃:传说中的仙桃。成熟:熟透。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是作者对李太白的怀念与赞美。诗中以月夜寄情,抒发感慨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叹。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感人。
首句“寄卧虚寂堂,月明浸疏竹”描写了诗人在虚寂堂中寄居的情景,月光洒满疏竹,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接着诗人以“泠然洗我心,欲饮不可掬”两句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受,想要饮酒却无法品尝到,只能静静地感受着月光的洗礼。
中间四句“流光发永叹,自昔非余独;行年四十九,还此北窗宿;缅怀卓道人,白首寓医卜;谪仙固远矣,此士亦难复”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李太白的不同经历和遭遇,表达了自己对于李太白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于世间万物变化的无奈和感慨。最后一句“世道如弈棋,变化不容覆;惟应玉芝老,待得蟠桃熟”则是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总结,强调了顺应时势、随遇而安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于长生不老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