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年四十九,羁旅失幼子。
幼子真吾儿,眉角生已似。
未期观所好,蹁跹逐书史。
摇头却梨栗,似识非分耻。
吾老常鲜欢,赖此一笑喜。
忽然遭夺去,恶业我累尔。
衣薪那免俗,变灭须臾耳。
归来怀抱空,老泪如泻水。
这首诗是苏轼在黄州期间,为其子苏遁所写的悼念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去岁九月二十七日,在黄州,生子遁,小名干儿,颀然颖异。至今年七月二十八日,病亡于金陵,作二诗哭之。 (去岁九月二十七日:去年农历九月二十七日,生下儿子苏遁,取小名为干儿。今年七月二十八日:今年七月二十八日,儿子苏遁在金陵去世。)
吾年四十九,羁旅失幼子。
幼子真吾儿,眉角生已似。 (我今年四十九岁,因旅途劳顿失去了我的儿子苏遁。苏遁真是我的孩儿,他的眉毛和眼角已经长得像了。)
未期观所好,蹁跹逐书史。
摇头却梨栗,似识非分耻。 (我还没有看到儿子喜欢的东西,他却在书和史书之间翩翩起舞。他摇头拒绝吃梨和栗子,好像他懂得什么是耻辱。)
吾老常鲜欢,赖此一笑喜。 (我年纪大了常常没有快乐,但是能看见儿子这样笑,我感到很喜悦。)
忽然遭夺去,恶业我累尔。 (忽然之间,他被夺走了,这让我感到非常的悲伤,因为我做了一些让他不开心的事情。)
衣薪那免俗,变灭须臾耳。 (衣服和柴火都不能避免世俗的变化,这种变化很快就会发生。)
归来怀抱空,老泪如泻水。 (回到家乡后我感到十分空虚,流下的泪水就像河水一样。)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儿子苏遁的深深思念和哀痛之情。从诗句中可以看出,苏遁虽然只有四岁,但他聪明伶俐,举止优雅,让苏轼感到非常高兴。然而,命运的残酷使得这个小小的生命在短短几个月内就离世了。苏轼对此感到非常的悲伤,他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只能用诗歌来表达他的哀伤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