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刍不独比前人,束稿端以废谢鲲。子达想无身后念,吾衰不复梦中论。
已知毅、豹为均死,未识荆、凡定孰存?堪笑东坡痴钝老,区区犹记刻舟痕。
【注释】
生刍:指祭品。束稿:指草稿。子达:指谢鲲,字子达,东晋名士。死后,有人用“子达无后念”来安慰他,意思是说谢鲲生前为官清廉,死后没有后代,不必挂心。吾衰:我年老,这里指作者自己。荆、凡:指司马氏的宗室,即司马懿(字仲达)和司马孚(字安期)。定孰存:指谁将能保全家族。东坡:苏轼的雅号。痴钝:迟钝。区区:形容很小的一点。刻舟求剑:原是说楚人有乘船渡江时,不慎将剑掉进江中,便在船舷上凿下记号,后来在船已到岸时去寻剑,却找不到了。比喻做事不知前后联系,拘泥于表面或固执不变。
【赏析】
王中甫是作者的朋友,因得罪权奸而遭到贬谪,所以为他写了这篇哀辞。开头两句写王中甫生前为人清廉,死后人们为他置办祭品,并替他写下了一篇哀悼文章;接着写他的子孙已经没有了,因此不必为他操心。第三句是说王中甫生前为官清廉,死后自然没有后人;第四句则是说他虽然死了,但司马氏族人中还有谁能保持家业。末句则以苏轼自比,说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不能忘记过去的经历,像当年苏秦游说六国一样,到处奔波,为司马氏家族出谋划策。全诗表达了作者对王中甫不幸遭遇的同情和惋惜之情,也流露出自己对世事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