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雁见人时,未起意先改。
君从何处看,得此无人态。
无乃槁木形,人禽两自在。
北风振枯苇,微雪落璀璀。
惨澹云水昏,晶荧沙砾碎。
弋人怅何慕,一举渺江海。
【解析】
此诗为题画诗,通过描写野雁见人时的举止,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其一:“野雁见人时,未起意先改。”野雁见到人就飞走了,这是野雁的本性,野雁见到人时,它没有改变飞行路线和方向,只是改变了飞行的高度和速度。
其二:“君从何处看,得此无人态。”你从何处看到它呢?它得到这种没人的样子。“无人态”指它的飞行姿态。
其三:“无乃槁木形,人禽两自在。”难道它是一棵干枯的树吗?人、鸟两种形态都能自在地飞翔。
其四:“北风振枯苇,微雪落璀璀。”寒风刮动着干枯的芦苇,雪花纷纷扬扬落下。
其五:“惨澹云水昏,晶荧沙砾碎。”天空阴沉云层低垂,江面上一片昏暗,江边的沙石被风吹散成小块。
其六:“弋人怅何慕,一举渺江海。”猎人们羡慕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他们射箭的动作显得那么渺小而无力,好像射不到目标一样。
【答案】
译文:
野雁看见人就飞走了。这是野雁的本性,野雁见到人时,它没有改变飞行路线和方向,只是改变了飞行的速度而已。
你看它从什么地方看到它的?它得到了这种没有人的样子。
难道它是棵干枯的树吗?人、鸟两种形态都能自在地飞翔。
寒风刮动着干枯的芦苇,雪花纷纷扬扬落下。
天空阴沉云层低垂,江面上一片昏暗,江边沙石在风中飞舞。
猎人们羡慕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他们射箭的动作显得那么渺小而无力,好像射不到目标一样。
赏析:
此篇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咏雁来表现自己的隐逸思想。首联写雁遇人来就远去,表现了雁的机警敏捷;次联写雁之神态自如,不因人而变,表现了雁的超然脱俗;三联写北风扫荡枯苇,细雪飘落沙砾,暗喻世事纷扰,人生如梦;末联写猎者空怀壮志,无法射中,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