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贫如饥鼠,长夜空咬啮。
瓦池研灶煤,苇管书柿叶。
近者唐夫子,远致乌玉玦。
先生又继之,圭璧烂箱箧。
晴窗洗砚坐,蛇蚓稍蟠结。
便有好事人,敲门求醉帖。
孙莘老寄墨四首
我贫如饥鼠,长夜空咬啮。
瓦池研灶煤,苇管书柿叶。
近者唐夫子,远致乌玉玦。
先生又继之,圭璧烂箱箧。
晴窗洗砚坐,蛇蚓稍蟠结。
便有好事人,敲门求醉帖。
注释:
- 饥鼠:饥饿的老鼠。
- 咬啮:啃食、啃咬。
- 瓦池:瓦制的水池。
- 灶煤:炉灶旁的煤炭。
- 苇管:芦苇做成的笔管。
- 书柿叶:用柿子叶书写。
- 唐夫子:指唐代的书法家。
- 乌玉玦(jué):一种古代佩带的美玉。
- 圭璧(bì):古代帝王诸侯所用的礼器。此处泛指精美的物品。
- 烂箱箧(qiè):形容东西多。
- 晴窗:晴朗的窗户。
- 蛇蚓:蚯蚓。
- 好事人:喜欢收藏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文人雅士书法艺术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贫困处境和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追求,表达了他对文人雅士生活状态的羡慕和向往之情。
首句“我贫如饥鼠,长夜空咬啮”,以饿鼠比喻自己贫穷的生活,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贫困潦倒的状态。接着“瓦池研灶煤,苇管书柿叶”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简陋的环境中仍不忘学习的情景,表现出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第三句“近者唐夫子,远致乌玉玦”,赞颂了唐代书法家的艺术成就。诗人以“乌玉玦”为喻,赞美唐夫子的作品如同珍贵的美玉,价值连城。
第四句“先生又继之,圭璧烂箱箧”,进一步强调了唐夫子作品的珍贵。诗人以“圭璧”为喻,形容其作品犹如美玉一般,价值连城。同时,“烂箱箧”也暗示了作品数量之多,足以装点整个箱柜。
最后两句“晴窗洗砚坐,蛇蚓稍蟠结”和“便有好事人,敲门求醉帖”,则描绘了诗人在晴朗的窗前洗砚、作画的情景。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专注地创作,吸引了喜欢收藏的人前来索要他的书画作品。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痴迷,也反映了他在生活中所遭遇的挫折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孙莘老书法艺术的赞美与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美好人生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