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水返旧壑,飞云思故岑。
念君忘家客,亦有怀归心。
三间得幽寂,数步藏清深。
攒金卢橘坞,散火杨梅林。
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
云崖有浅井,玉醴常半寻。
遂名参寥泉,可濯幽人襟。
相携横岭上,未觉衰年侵。
一眼吞江湖,万象涵古今。
愿君更小筑,岁晚解我簪。

参寥上人初得智果院,会者十六人,分韵赋诗,苏东坡得心字

苏轼和好友黄庭坚(号山谷)同游智果院时,有16位友人参加。他们各自分韵赋诗,于是苏轼也赋了一首《参寥泉》的诗。“参寥”是佛门用语,意为“二而一”的中道。苏轼以“参寥”为题,寓意自己与佛家的思想相通。在这首作品中,苏轼巧妙地运用了“心”、“思”、“念”、“归”等关键词,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友情以及对佛家思想的思考。

诗句:

涨水返旧壑,飞云思故岑。念君忘家客,亦有怀归心。

译文:

上涨的水流回返到旧的山谷,飘动的云雾让人思念故乡的高丘。思念你我忘却了自己的身份,也有怀念家乡的心情。

注释:

涨水:指水位上升。返:返回。旧壑:指旧时的河流或山谷。岑:山岗。念:思念。归心:指归家的心情。

赏析:《参寥泉》是苏轼与友人游览智果院时所作的一首诗。诗中苏轼用“参寥”二字表达与佛家思想的相通,同时以“心”“思”“念”“归”等词语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友情以及对佛家思想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三间得幽寂,数步藏清深。攒金卢橘坞,散火杨梅林。

译文:

有三间房子能让人感到深深的寂静,几步之遥就能看到清澈的泉水。卢橘树丛中藏着金色的阳光,杨梅树林中散落着明亮的火光。

注释:

三间:形容房间宽敞明亮。幽寂:静谧而深沉。攒金:形容阳光灿烂如金子般珍贵。卢橘:一种水果名,产于福建等地。攒金卢橘坞:比喻阳光明媚的卢橘树丛。散火:点燃火把的意思。杨梅:一种水果名,又名鸡嘴梨。散火杨梅林:比喻杨梅树林中明亮的火光。

赏析:

本诗通过描绘景物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心境。诗中通过对阳光、卢橘树丛和杨梅树林的描述,展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云崖有浅井,玉醴常半寻。遂名参寥泉,可濯幽人襟。相携横岭上,未觉衰年侵。

译文:

茶树和笋子都散发着禅意的味道,松树和杉树都发出佛法的声音。云崖上有一口浅井,泉水甘甜如玉。因此命名此泉为“参寥泉”,用来洗涤自己的心志。我们手挽着手在山岭上行走,不觉得岁月催人老去。

注释:

茶笋:指茶叶和竹笋。禅味:指禅宗的味道。松杉:指松树和杉树。真法音:指真正的佛法声音。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峰。浅井:指井水不深。玉醴:美酒。遂:于是。参寥泉:即参寥寺前的泉水。濯:清洗。幽人:指隐士高人。未觉衰年侵:意思是不觉得岁月催人老去。

赏析:《参寥泉》是苏轼游览智果院时创作的一篇游记诗。诗中通过对茶树、笋子、松树、杉树以及云崖上浅井的描述,展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以及对自己人生态度的反思和领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