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筑东台,一郡坐可得。
亭亭古浮图,独立表众惑。
芜城阅兴废,雷塘几开塞。
明年起华堂,置酒吊亡国。
无令竹西路,歌吹久寂默。
注释:
何人构筑的东台,一郡之内都可以得到。
亭亭高耸的古浮图,独立于群峰之中,以显示其与众不同的风采。
芜城见证了兴衰变化,雷塘几度被开掘与填埋。
明年将建起豪华的堂屋,置办酒席以悼念逝去的国家。
请不要让那竹西路上的歌吹之声长时间沉寂无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之情,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深深的关怀之情。
诗中“何人筑东台,一郡坐可得。”描绘了一座壮观的东台,这座东台是何人所建?一郡之内都可以得到。这里的“何人”既指建台者,也暗指诗人自己。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他的自豪感和满足感,同时也暗示了他的政治抱负和责任感。
诗中“亭亭古浮图,独立表众惑。”中的“亭亭古浮图”,指的是那座高大、古老的浮图塔,它矗立于城市的中心,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里诗人用“独立”形容浮图塔的高耸入云,形象地展现了它傲视群雄的姿态。而“表众惑”则是说这座浮图塔的存在,让人们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疑惑。
诗中提到“芜城阅兴废,雷塘几开塞。”这句诗中的“芜城”指的是一个繁华的城市,曾经有过繁荣的景象,如今却已经变得荒芜不堪。诗人通过对芜城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繁华景象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同时,也隐含了对当时统治者无能、导致国家衰败的批评。而“雷塘几开塞”则是指雷塘地区曾一度被废弃,诗人对此表示惋惜。
在诗的最后一句“明年起华堂,置酒吊亡国。”中,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对过去的哀思。他计划在未来重建一座华丽的房屋,并在其中置办酒席,以此来悼念逝去的国家。这一举动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深情厚意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诗中的最后两句“无令竹西路,歌吹久寂默。”则是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担忧。他认为,如果让那些歌吹之声长时间沉寂下去,那么社会将会失去活力和生机。因此,他呼吁要积极创造和谐美好的氛围,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和快乐。
整首诗通过对建筑的描绘和对历史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深深的关怀之情以及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诗人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富有哲理的思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有壮丽景色又有丰富情感的形象,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