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骥德力备,马外龙麟中。
皇天不遣言,兀与图画同。
驽骀饱官粟,未受一洗空。
十驾均一至,何事籋云风。
和叔盎画马
宋代苏轼鉴赏
诗句原文
天骥德力备,马外龙麟中。
皇天不遣言,兀与图画同。
驽骀饱官粟,未受一洗空。
十驾均一至,何事𥬞云风。译文
天赐的良驹,拥有强大的力量和美德,在众多马匹中显得格外出众。然而,上天并未赐予任何言语,仿佛这幅画本身就是最好的解释。即使是普通的驽骀也能饱餐国家的粮食,却从未有机会得到一次真正的清洗。而那些能日行千里的良马,它们的努力似乎并没有带来预期的结果,反而引来了人们的非议。注释
- 天骥德力备:指天赐良驹,拥有强大的力量和美德。
- 马外龙麟中:形容马群中的佼佼者,如同龙和麒麟一般。
- 皇天不遣言:暗示上天没有给予任何直接的指示或评价。
- 兀与图画同:意味着画作本身就像一幅完美的画作一样完美无缺。
- 驽骀饱官粟:比喻普通但忠诚的马也能吃饱官粮。
- 未受一洗空:指这些马虽然得到了食物,但没有经历过真正的锻炼和磨砺。
- 十驾均一至:形容马群中的好马和差马都达到了相同的速度。
- 何事𥬞云风:询问为何好马的努力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奖赏。
- 赏析
《和叔盎画马》是苏轼对一幅画作的赞美之作。诗中通过对天骥的描述,引出了画作本身的完美,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创作中自然美的赞赏。诗中“天骥德力备”强调了马的天赋和力量,而“马外龙麟中”则进一步突出了这幅画所蕴含的艺术价值。通过这种艺术手法,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理想状态,即艺术作品本身就具有超越现实的美。
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艺术创作的一些看法,如“驽骀饱官粟”可能暗指普通民众的生活困苦,而“十驾均一至”则可能意味着尽管有好马努力奔跑,但最终却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这反映出作者对于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和叔盎画马》不仅是对一幅画作的赞美,更是对整个艺术创作过程的思考和表达。通过对自然美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艺术、生活乃至社会的独到见解和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