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与吾辈,寓迹同一尘。
何曾五浆馈,但有争席人。
宁极无常居,此斋自随身。
人那识郗鉴,天不留封伦。
误落世网中,俗物愁我神。
先生忽扣户,夜呼祁孔宾。
便欲随子去,著书未绝麟。
愿挂神虎冠,往卜饮马邻。
王郎濯纨绮,意与陋巷亲。
南游苦不早,倘及莼鲈新。
【注】丹元子宁极斋:王定国在洛阳建的读书处,有《次韵王定国书丹元子宁极斋》诗。
仙人与吾辈,寓迹同一尘。
何曾五浆馈,但有争席人。
宁极无常居,此斋自随身。
人那识郗鉴,天不留封伦。
误落世网中,俗物愁我神。
先生忽扣户,夜呼祁孔宾。
便欲随子去,著书未绝麟。
愿挂神虎冠,往卜饮马邻。
王郎濯纨绮,意与陋巷亲。
南游苦不早,倘及莼鲈新。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王定国书丹元子宁极斋之佳作,全篇皆用典故,语多典实。
首联写“仙人”与“吾辈”虽同为尘世之人,而其精神境界却大不相同。这两句是第一层意思,是总起下文。
颔联紧承上文“仙人”,进一步写自己虽然与仙人一样,都是“寄迹同一尘”的人,但“何曾五浆馈”(未曾有人给我送过酒),“但有争席人”。这里既点出了“仙人”的身份(即作者)与“俗人”的身份不同,也表明了“仙人”对世俗的轻蔑,同时表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泊之情。这两句是第二层意思,也是全诗的重点。
三、四句由仙人写到自己,说自己虽然无福享受仙人的生活,但仙人所居的“宁极斋”却总是随处可居,随时可去。这两句是第三层意思,是过渡到第四层的引子。
接着四句,从仙人的住所说到自己的住所。说仙人的住所虽随时可以搬动,而自己的住所却是固定的,不可移动的,即“无常居”。这两句是第四层意思,也是诗歌的主要内容,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世俗生活的不满和对于神仙生活的向往。
五六两句由“无常居”进一步写到自己居住的地方,说自己虽然住在世上,但并没有被世俗所污染,所以人们并不能认识自己。这两句是第五层意思,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
接下来六句写自己身处世俗之中,却常常听到一些神仙人物的声音,于是想到要跟随他们一起离开尘世。这几句是从仙人的住处联想到自己的住所,从自己的住所联想到自己的行动,是第六层意思,也是诗歌的最后结论。
最后两句写自己虽然想要追随仙人而去,但又因为“著书未绝麟”而不能成行。这两句是对前面六句的总结,也是诗人对于自己人生态度的一种反思。
最后四句是尾声。诗人以“愿挂神虎冠”,暗示了自己追求神仙生活的愿望;以“往卜饮马邻”,表示了自己愿意跟随仙人去寻求长生不死之道的想法;以“王郎濯纨绮,意与陋巷亲”,表明了自己对于世俗生活的鄙夷和疏远;以“南游苦不早,倘及莼鲈新”,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生活留恋的情绪。
这首诗通过酬答王定国书丹元子宁极斋之作,抒发了自己对于仙人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生活的不满和厌倦。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寓意丰富,是一首难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