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栝东南美,近生神岳阴。
惜哉不可致,霜根络云岑。
仙风振高标,香实陨平林。
偶随樗栎生,不为樵牧侵。
忽惊黄茅岭,稍出青玉针。
好事虽力取,王城少知音。
岂无换鹅手,但知觅来禽。
高怀独夫子,一见捐橐金。
得之喜不寐,赠我意殊深。
公堂开后阁,凡木愧华簪。
栽培一寸根,寄子百年心。
当恐樊笼中,摧我鸾鹤襟。
谁知积雨后,寒芒晓森森。
恨我迫归老,不见汝十寻。
苍皮护玉骨,旦暮视古今。
何人风雨夜,卧听饥龙吟。
王仲至侍郎见惠稚栝,种之礼曹北垣下,今百馀日矣,蔚然有生意,喜而作诗
翠栝东南美,近生神岳阴。
惜哉不可致,霜根络云岑。
仙风振高标,香实陨平林。
偶随樗栎生,不为樵牧侵。
忽惊黄茅岭,稍出青玉针。
好事虽力取,王城少知音。
岂无换鹅手,但知觅来禽。
高怀独夫子,一见捐橐金。
得之喜不寐,赠我意殊深。
公堂开后阁,凡木愧华簪。
栽培一寸根,寄子百年心。
当恐樊笼中,摧我鸾鹤襟。
谁知积雨后,寒芒晓森森。
恨我迫归老,不见汝十寻。
苍皮护玉骨,旦暮视古今。
何人风雨夜,卧听饥龙吟。
【注释】
翠栝:指梧桐树。
东南美:生长在南方的梧桐树,是美好的。因为梧桐树生长在南方,所以用“东南”修饰。
神岳阴:神话中的泰山神居住的地方。
惜哉:可惜啊。
霜根络云岑:梧桐树上长满了霜冻的枝条,它们好像络丝般地攀附在云雾缭绕的山岭上。
仙风振高标:梧桐树被仙风振动着挺拔的枝叶,象征着高贵的气质和不凡的才华。
香实陨平林:梧桐树上结满了香甜的果实,它们从枝头坠落下来,落在了茂密的树林中。
偶随樗栎生:偶然与普通的树一起生长。樗、栎都是树木的名称。
樵牧侵:樵夫和牧人砍柴放牧时会经过这里。
黄茅岭:黄色的茅草覆盖着的山岭。
青玉针:青色的玉簪(古代妇女头上插的一种装饰品)。
好事:指喜好收藏的人。
换鹅手:指善于变卖东西的人。
王城:古代诸侯所居之地,这里指京城。
樊笼:鸟笼。比喻受限制或束缚的环境。
鸾鹤襟:指像鸾鸟和鹤一样的优雅姿态。
苍皮:指梧桐树的外层皮色。
玉骨:指梧桐树内部的坚硬本质。
朝暮:早晨和傍晚。
何人风雨夜:是谁在风雨交加的夜晚里聆听着梧桐树的声音?
饥龙吟:饥饿的龙发出的叫声。形容风雨交加时的雷声如龙吟般低沉而有力。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作品。李嘉祐(720-773)字融叔,陇西郡(今甘肃省天水市)人。开元十四年(726)举进士,曾授校书郎、监察御史等职,官至侍讲学士。后因事获罪,贬为道州刺史。天宝六载(747),调任太子右赞善大夫。他工诗善文。他的诗歌多反映个人遭遇和社会现实,风格朴实清新,不拘格律,与刘希夷齐名,世称“李刘”。
首联“翠栝东南美,近生神岳阴”,写梧桐树生长在大江南北,受到神灵庇护,其美无比,令人惊叹。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梧桐树的喜爱之情,也表达了梧桐树在大自然中的崇高地位。
颔联“惜哉不可致,霜根络云岑”,表达作者对于梧桐树的珍视之情,同时也表达了梧桐树的生长环境非常艰难,需要承受严寒和霜降的考验。这两句进一步凸显了梧桐树的珍贵和不易,使读者更加感受到作者对梧桐树的赞美之情。
颈联“仙风振高标,香实陨平林”,描写了梧桐树的高耸入云和芬芳的果实从枝头坠落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梧桐树的高大挺拔和生命力。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梧桐树的外在形态,还通过香气和果实的坠落,表现了梧桐树的内在品质和生命力。
尾联“忽惊黄茅岭,稍出青玉针。”表达了作者对于梧桐树的惊讶之情,因为梧桐树生长在大山上,却能顽强地生存下去,展现出了非凡的生命力和坚韧的品质。同时,“青玉针”也形象地描绘了梧桐树的美丽和高雅。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梧桐树的喜爱之情,以及希望它能成为人们心中美好的象征和追求的目标。
这首诗通过对梧桐树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展现了梧桐树的独特魅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