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道鄙俗儒,远自太史走。
仲尼实不死,于圣亦何负。
紫文出吴宫,丹雀本无有。
辽哉广桑君,独显三季后。

【解析】

1.和陶:《山海经》作者郭璞,字玄冲,小名“和”,故号“和陶”。《山海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神话小说集,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志。2.引:这里指引用《山海经》。3.谈道鄙俗儒:谈说道理的人鄙视那些庸俗的儒家学者。4.太史走:指司马迁著《史记》,曾受腐刑(宫刑)。5.仲尼:即孔子,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6.于圣亦何负:对于圣人,又有什么可辜负的呢?7.紫文:紫色的纹章。8.广桑君:广陵郡太守。9.三季后:指晋朝末年,刘裕灭晋称帝,国号宋,为南朝四帝之一。

【答案】

译文:我读《山海经》和郭璞的《游仙诗》,并引用他的诗作。谈说道理的人鄙视那些庸俗的儒家学者,远自太史公而走。圣人孔子也并没有死,对于圣人,又有什么可辜负的呢?紫色的纹章出自吴王宫中,丹雀本来没有来过。辽邈广陵郡太守,独自在三季之后显出了威风。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诗,是诗人对《山海经》《游仙诗》等作品的读后感。前四句写诗人与陶渊明读《山海经》,并引用其诗;第五至八句写论者鄙视庸俗儒生,认为孔子也并没有死,而对于圣人又没有什么可以辜负的。最后六句写《山海经》《游仙诗》等著作流传千古,其价值不会因人世的更迭而有增减;而广陵郡太守却独显威风于三季之后。全诗以议论为主,兼有叙事和抒情,语言流畅自然,风格古朴典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