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詹亦白发,相对垂霜蓬。
赋诗殊有味,涉世非所工。
杖藜山谷间,状类渤海龚。
半道要我饮,意与王弘同。
有酒我自至,不须遣庞通。
门生与儿子,杖屦聊相从。
【注】
- 老詹:指贫士。亦:是,表示一种判断。白发:指头发已白。
- 垂霜蓬:即“垂霜”。形容头发花白。
- 赋诗殊有味:指写诗时很有风味,富有情趣。
- 涉世非所工:意思是说,经历世事,并不是我的专长。涉世:指经历世事。
- 杖藜:拄着一根手杖。形容老人行动不便。山谷间:指山野之间。
- 状类渤海龚:形容老人的体态像渤海人龚(jiàng)那样。
- 王弘:指王羲之的儿子,晋书法家、文学家。不须遣庞通:意谓不必派遣庞通(字元英,王羲之女婿)。庞通曾向王羲之索要酒喝。
- 门生与儿子:指作者的门徒和儿子。
- 杖屦聊相从:形容在山野中拄着棍子,穿着鞋子一同行走。
【赏析】
这是一首赠答诗。诗人在这首诗中对一位贫苦的老友进行了亲切的慰问。全诗四句,每句七言。第一、二句为首联,写老詹头发花白的情景;第三、四句为颔联,写老詹写诗很有趣味;第五、六句为颈联,写老詹拄杖漫游于山林之中;最后两联为尾联,写诗人和老詹一起游赏山水,畅谈人生。
“老詹亦白发,相对垂霜蓬。”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老詹的形象,通过“白发”二字,生动地表现了他的苍老之态。同时,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白发比作“垂霜”,形象地描绘出了老詹头发花白的情景。
“赋诗殊有味,涉世非所工。”此句进一步赞美了老詹的才华。诗人认为,虽然老詹身处逆境,但他却能够写出富有趣味的诗句,这种才能是值得赞赏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老詹的一种敬佩之情。
“杖藜山谷间,状类渤海龚。”此句描写了老詹行走于山林间的样子,并巧妙地将其与渤海人龚联系起来,表现出了老詹的体态和风貌。同时,也暗示了老詹的生活环境和经历。
“半道要我饮,意与王弘同。”这句诗表现了老詹的热情好客和豁达的性格。他在路上邀请诗人喝酒,表现出了他对朋友的关爱和热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老詹的这种性格的喜爱和认同。
“有酒我自至,不须遣庞通。”此句表现了诗人的随和与自在。他认为既然已经来到了这个场合,那么就没有必要再派庞通去接他了。这既表明了自己对老詹的尊重和信任,也体现了诗人的谦逊和豁达。
“门生与儿子,杖屦聊相从。”“杖屦”指的是拄着棍子,穿着鞋子。这里用“杖屦聊相从”来形容诗人与老詹一起在山林中行走的情景。这不仅展示了两人之间的亲密无间,也反映了他们共同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老詹外貌、生活、性情以及与诗人之间的交往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老詹的风采和魅力。同时,诗歌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