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古真人,老聃、关尹喜。独立万物表,长生乃馀事。
稚川差可近,倘有接物意。我顷登罗浮,物色恐相值。
徘徊朱明洞,沙水自清驶。满把菖蒲根,叹息复弃置。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与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词的内容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重点字词来分析赏析,最后还要了解一些常用的答题格式。
“独立万物表”,意思是:我独立在众物之外。“老聃、关尹喜”指老子(李耳)和关尹(尹喜),他们都是古代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大宗师》:“古之真人,不示民以罪,不言而信,不化而仁,不修而万物备。”《关尹子》上篇:“圣人者,人之所师也。夫圣人者,人主之大宝也;非圣无法,非贤无道。圣人者,人主之大纲也。”据此可知,作者认为老子、关尹是博大、高尚的真人。
“稚川差可近,倘有接物意”,意思是:如果陶弘景能稍微接近一点,或许他也会像老子、关尹一样具有超凡脱俗的思想。“稚川”,即陶弘景。“稚川”,即陶弘景,号华阳隐居,世称山中宰相。南朝梁武帝曾征他为扬州刺史,并命作《归去来辞》,他拒不应命。后隐居句曲山(今江苏茅山)。
“物色恐相值”,意思是:恐怕我们相见时会有些尴尬。“物色”,这里指外貌。“相值”,指见面。
“徘徊朱明洞,沙水自清驶”,大意是:在炎热的夏季,我独自徜徉在清凉的洞穴里,看着清澈的水流,感叹自己的身世如这流水一般,一去不复返。“朱明”,指夏至日太阳偏北,阳光直射地面的时刻,这时白昼最长。
“满把菖蒲根,叹息复弃置”,大意是:拿着菖蒲的草茎,不禁又叹息了。“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剑形,花小,黄色。古人认为菖蒲可以驱邪避凶。“弃置”,抛弃。
【答案】
①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老子、关尹交往的情景,表现了自己对道家思想的向往之情。②诗人通过对陶弘景的形象描写
,表达自己对他不能接受征召、隐居山林的遗憾。③诗人借写自己游览名胜的所见所感,抒发了世事沧桑、人生无常的感慨
。④诗人以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自己仕途的坎坷,表达了对现实不满的情绪。⑤诗人以“叹息”、“弃置”等词语表达自己对
官场生活的厌倦和无奈。⑥诗人用典含蓄地表示了自己对名利地位的淡泊和超然。⑦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游览名胜的所见所
感,抒发了世事沧桑、人生无常的感慨。⑧诗人借写自己游览名胜的所见所感,抒发了世事沧桑、人生无常的感慨⑨诗人
以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自己仕途的坎坷,表达了对现实不满的情绪⑩诗人以“叹息”、“弃置”等词语表达自己对官场生活
的厌倦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