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团蟠两膝,竹几阁双肘。
此间道路熟,径到无何有。
身心两不见,息息安且久。
睡蛇本亦无,何用钩与手。
神凝疑夜禅,体适剧卯酒。
我生有定数,禄尽空余寿。
枯杨不飞花,膏泽回衰朽。
谓我此为觉,物至了不受。
谓我今方梦,此心初不垢。
非梦亦非觉,请问希夷叟。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黄庭坚,题目为《谪居三适三首·旦起理发》。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蒲团蟠两膝,竹几阁双肘。
- 这是形容诗人在简陋的环境中,用蒲团盘腿坐下,用竹制的矮桌作为支撑,两肘靠在桌上,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生活的简朴和内心的宁静。
- 此间道路熟,径到无何有。
- 这里的“此间道路熟”指的是诗人对自己所处环境的熟悉程度,而“径到无何有”则是说诗人已经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对于世间的种种纷扰已经无所畏惧。
- 身心两不见,息息安且久。
- 通过“身心两不见”,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功名利禄的追求已经完全放下,只有内心的平和和宁静。而“息息安且久”则是说这种心境的安宁是长久而持久的。
- 睡蛇本亦无,何用钩与手。
- “睡蛇”在这里比喻诗人的内心状态,就像一条沉睡的蛇一样,没有欲望也没有追求。诗人认为,如果内心能够达到这样的状态,那么就不需要外界的力量来约束和引导。
- 神凝疑夜禅,体适剧卯酒。
- “神凝”表示心神专注,“疑夜禅”则是指像夜晚打坐冥想一样,保持内心的宁静和专注。而“体适剧卯酒”则是说通过喝酒来调节身体,使身心都能得到放松。
- 我生有定数,禄尽空余寿。
- 诗人认为自己的命运已经注定了,所以不再去追求世俗的名利和财富。当生命结束时,他只剩下寿命,而不再拥有其他的东西。
- 枯杨不飞花,膏泽回衰朽。
- “枯杨不飞花”是指生命力旺盛的树木不会因为凋零而失去活力,而“膏泽回衰朽”则是说滋润的土地可以恢复生机,让枯萎的树木焕发新生。这里诗人用这两个典故来比喻自己的生命虽然结束了,但是仍然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 谓我此为觉,物至了不受。
- 诗人认为,当外界的事物到来时,他已经超越了世俗的感知和反应,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和干扰。这是一种对超然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 谓我今方梦,此心初不垢。
- “谓我今方梦”是指诗人认为自己正在做梦,而这个梦并不真实,是一种超脱的境界。“此心初不垢”则是说在这个梦境中,诗人的心灵是纯净无瑕的。
- 非梦亦非觉,请问希夷叟。
- 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即是否真的是在做梦还是在醒着?他认为这两者并不相同,所以他向一位叫做“希夷叟”的人请教这个问题。这里的“希夷叟”可能是诗人心中的理想人物或者是某种象征,代表着超然的境界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