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涛战扶胥,海贼横泥子。
胡为犯二怖,博此一笑喜。
问君奚所欲,欲谈仁义耳。
我才不逮人,所有聊足已。
安能相付与,过听君误矣。
霜风扫瘴毒,冬日稍清美。
年来万事足,所欠惟一死。
澹然两无求,滑净空棐几。

【注释】

扶胥(fú xū):海名,在今浙江温州市东南。泥子:指海上强盗。《汉书·地理志》载,南方海外有鲛人国。鲛人水居,不飞,一曰沙人,见《山海经》。

二怖:指佛教所说的二谛。苦谛、集谛、灭谛。二谛是佛教的基本教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生老病死的苦恼。

博此一笑喜:意思是要你讲讲道理,讲仁义,我听了高兴。

胡为:何所为了。二怖:即“二谛”,指佛教所说的苦谛、集谛、灭谛。

过听:听信,听凭。君误矣:你错了。

霜风扫瘴毒:形容天气清朗。瘴毒:南方多山,山林间常有瘴气,人染上后会发疟疾。

冬日清美:冬天天气晴朗美好。

年来万事足:今年的事情都如意。

澹然:淡泊的样子。两无求:对名利都不追求。滑净空棐几:用光滑洁净的木制书桌和没有字的书来比喻自己的修养。

【译文】

大风大浪战着扶胥,海上强盗横冲直撞;

为何要犯这二种烦恼?只为能从你这里得到一点笑颜。

请问你要什么?我要讲的是仁义。

我的本领不如人,但这点本领也足以满足心愿。

怎么敢把希望寄托在你身上?听信你的话太轻率了。

霜风扫去瘴气,天清气爽;

今年的一切都如意,只是缺少一个死。

淡泊明志,心地坦然,无所追求。

书桌光滑洁净,没有一个字,比喻自己的修养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十一月至四年(824)二月间。当时郑清叟任广州长史,诗人到广州与郑相会。两人一见如故,结为忘年之交。这首诗就是诗人赠给这位秀才的。

首联写二人初识,郑秀才以风涛战扶胥,海贼横行泥子自比。“胡为”三字,既写出自己内心的矛盾,又表明自己对郑秀才的关心。

颔联说郑秀才犯的是哪两种“怖”。“二怖”指佛教所说的苦谛、集谛、灭谛。“何所欲”,问郑秀才有什么要求。“欲谈仁义耳”,意思是要你讲讲道理,讲仁义,我听了高兴。这一联表现了诗人对郑秀才高尚品质的赞扬。

颈联承上启下,写郑秀才谦虚的为人。他认为自己才学不及别人,所以不敢把自己的意见告诉别人。“安能相付与”一句,是郑秀才的谦词,也是他对郑秀才的鼓励,表示愿意倾听对方的意见。最后两句是郑秀才的感慨:人生短暂如冬日的一天,应该珍惜光阴,好好生活才是。

尾联写郑秀才的修养,用“澹然”“滑净”等词语来形容他的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而“聊足已”则表现了郑秀才的人生哲学。

郑秀才的一生是清静淡泊的一生,他热爱大自然,追求高洁的人格。诗人赞美了他这种生活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