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郎不眠仰看屋,得此古椽围尺竹。轮囷濩落非笛材,剖作袖琴徽轸足。
流传几处到渊明,卧枕纶巾酒新漉。《孤鸾》、《别鹄》谁复闻,鼻息齁齁自成曲。
苏轼《琴枕》译文:
中郎睡不着抬头看屋,得这古椽围尺竹。
轮囷镬落非笛材,剖作袖琴徽轸足。
流传几处到渊明,卧枕纶巾酒新漉。
孤鸾别鹄谁复闻,鼻息齁齁自成曲。
注释:
- 中郎:指东汉末年的中郎将张鲁,因曾隐居在中郎山而得名。
- 不眠仰看屋:形容失眠时抬头望向屋顶的情景。
- 古椽围尺竹:用一根古椽围成一尺的竹子制成的琴枕,象征着古老的文化和传统的工艺。
- 轮囷濩落:形容琴枕的形状如同波涛一般汹涌澎湃。
- 笛材:指用来制作乐器的材料,这里特指琴枕所用的竹子。
- 袖琴徽轸足:将琴枕上的徽音(调音用的金属小片)安放在琴弦上,使琴声更加悦耳动听。
- 流传几处到渊明:形容琴枕的制作工艺和文化价值得以流传至今,甚至影响了像陶渊明这样的诗人。
- 卧枕纶巾酒新漉:描绘了一个人在醉酒后的慵懒状态,以及他躺在琴枕上听着悠扬的琴声入睡的场景。
- 孤鸾别鹄谁复闻:比喻世间再没有能与自己心意相通的人。
- 鼻息齁齁自成曲:形容一个人在睡眠中呼吸的声音如同一首曲子一般美妙动听。
赏析:
苏轼的《琴枕》是一首充满文人气息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位失眠的文人仰望屋顶、感慨人生、思考宇宙和艺术的境界。通过对琴枕的描述,传达了一种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怀念。同时,诗中的意象和隐喻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还能够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