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洞元化,白日升高旻。
俯仰凌倒景,龙行逸如神。
半道过紫府,弭节聊逡巡。
金床设宝几,璀璨明月珍。
仙者二三子,眷然骨肉亲。
饮我霞石杯,放杯恍如春。
遂朝玉虚上,冠剑班列真。
无端拜失仪,放弃令自新。
云霄难遽反,下土多埃尘。
淮南守天庖,嗟我复何人。
这首诗是一首古诗,作者不详。诗的内容表达了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下面是逐句释义:
精神洞元化,白日升高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精神洞元化”意味着精神达到了一种超越物质的境界,”白日升高旻”则描绘了光明普照、高远无垠的天空景象,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理想状态。
俯仰凌倒景,龙行逸如神: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天地间遨游的壮丽景象。”俯仰”表示上下左右,”凌倒景”意味着超越一切障碍,”龙行逸如神”则是形容诗人如同神话中的真龙一般自由自在。
半道过紫府,弭节聊逡巡:这两句描述了诗人经过某个神圣的地方——紫府(道教中供奉神仙的地方)时的情景。”弭节”是古代的一种车驾礼仪,表示缓慢前行,”聊逡巡”则是形容诗人停留下来欣赏景色。
金床设宝几,璀璨明月珍: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所见的珍贵宝物和美丽景色。”金床”可能是指用金子做的床,”宝几”指的是珍贵的桌子,”璀璨明月珍”则形容这些宝物和景色的珍贵和美丽。
仙者二三子,眷然骨肉亲: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仙人之间的亲近关系。”仙者”指的是仙人,”二三子”可能是指几位仙人,”眷然骨肉亲”则是形容这种关系如同亲人一般亲切。
饮我霞石杯,放杯恍如春:这两句描述了诗人被仙人敬酒的情景。”霞石杯”可能是用彩色石头制成的酒杯,”放杯恍如春”则形容喝下这杯酒后感觉如同春天一般温暖舒适。
遂朝玉虚上,冠剑班列真: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登上仙界的场景。”玉虚”可能是指仙境中的玉殿或玉台,”冠剑班列真”则形容诗人头戴冠冕、手持宝剑,位列仙境中的官员行列。
无端拜失仪,放弃令自新: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在仙界中的行为举止。”无端拜失仪”意味着突然之间忘记了礼节,”放弃令自新”则是形容诗人放弃了原来的规矩,开始按照仙界的规则行事。
云霄难遽反,下土多埃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间世界的感慨。”云霄”指天空,”难遽反”意味着难以立即回到人间,”下土多埃尘”则是形容人间世界充满尘埃和污垢。
淮南守天庖,嗟我复何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和感叹。”淮南”可能是指某个地名,”守天庖”可能是指看守天的厨房,”嗟我复何人”则是形容自己在这个世界中已经变得微不足道,无法改变自己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