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行中原,儒者耻论兹。
功施冥冥中,亦何负当时。
此方旧杂染,浑浑无名缁。
治生守家世,坐使斯人疑。
未知酒肉非,能与生死辞。
炽哉吴闽间,佛事不可思。
生子多颖悟,德报岂吾欺。
时俾正法眼,一出照曜之。
谁为邑中豪,勤诵我此诗。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佛法行中原,儒者耻论兹。”
  • 这句诗表达了佛教教义广泛传播于中原大地的景象,而儒家学者对此感到羞愧。这里的关键词是“佛法”和“儒者”,分别代表了佛教和儒家两大思想体系。
  • 注释:“佛法”指的是佛教的教义和实践,“儒者”则是儒家学者的代表。这两句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不同信仰的态度和看法。
  • 赏析:通过对比佛教的传播和儒家的自卑,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对宗教的不同态度和信仰冲突,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佛教的推崇。
  1. “功施冥冥中,亦何负当时。”
  • 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在修行过程中所做的功德感到自豪,并不因为外界的看法而有所改变。这里的关键词是“功施”和“当时”。
  • 注释:“功施”是指修行者的功德行为,“当时”指的是当时的环境或者社会背景。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行为的自信和坚定。
  • 赏析: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在修行过程中的坚定信念,即使在面对外界的质疑和压力时,也能够保持自己的信仰和决心,展现出了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
  1. “此方旧杂染,浑浑无名缁。”
  • 这里描述了当前地区(即作者所在之地)的佛教界仍然受到世俗观念的污染,没有达到纯净的状态。这里的关键词是“旧杂染”和“无名缁”。
  • 注释:“旧杂染”指的是过去的佛教界受到世俗观念的影响,“无名缁”则是指佛教界的纯洁程度不高,缺乏明确的宗教身份。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教界现状的不满和批评。
  • 赏析:这句话揭示了作者对于佛教界存在的问题的担忧和不满,呼吁人们能够认识到佛教界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以恢复佛教的纯洁和尊严。
  1. “治生守家世,坐使斯人疑。”
  • 这句诗指出有些人只关注个人的生活和家庭,忽视了佛教的教义和修行的重要性。这里的关键词是“治生”和“斯人”。
  • 注释:“治生”是指追求物质享受和财富的生活方式,“斯人”则是指那些只关心个人利益的人们。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些行为的批评和不满。
  • 赏析:这句话揭示了作者对于社会中一些人只顾个人利益、忽视佛教教义的现象的批判,呼吁人们应该更加重视精神层面的修养和追求。
  1. “未知酒肉非,能与生死辞。”
  •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饮酒吃肉等世俗享乐的不理解和不认同。这里的关键词是“酒肉”和“生死辞”。
  • 注释:这里的“酒肉”指的是世俗的享乐,“生死辞”则是指放弃生死的诱惑。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享乐的否定和排斥。
  • 赏析: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于佛教修行理念的追求,认为只有通过修行才能真正理解和超越生死的束缚,而不是沉溺于世俗的享乐之中。
  1. “炽哉吴闽间,佛事不可思。”
  • 这句诗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吴地和闽地佛教活动的兴盛程度,令人难以理解。这里的关键词是“吴闽间”、“佛事”。
  • 注释:这里的“吴闽间”指的是吴地和闽地,这两个地方都是佛教活动极为兴盛的地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些地区的佛教活动的赞叹和惊叹。
  • 赏析:这句话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示了佛教在这些地区的盛行程度,体现了作者对这些地方佛教活动的高度认可和赞扬。
  1. “生子多颖悟,德报岂吾欺。”
  •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儿子聪明才智的赞美,以及他希望儿子能够传承佛教的道德观念。这里的关键词是“生子”和“德报”。
  • 注释:“生子”指儿子,“多颖悟”表示儿子聪明有才,“德报”则是指继承和发扬佛教的道德观念。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儿子的期望和祝福。
  • 赏析: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视,希望通过儿子的成长来传承佛教的道德理念,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儿子的深深期望和关爱。
  1. “时俾正法眼,一出照曜之。”
  •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位能够洞察真理的人,为众生指引光明。这里的关键词是“正法眼”和“照曜”。
  • 注释:“正法眼”指的是具有洞察力的眼睛,能够识别和理解真理;“照曜”则是指照亮和照耀,让众生受益。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角色的期望和担当。
  • 赏析: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于佛教修行者角色的理解和追求,希望能够通过修行获得智慧和洞察力,为众生带来光明和指引。
  1. “谁为邑中豪,勤诵我此诗。”
  •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读者的期待和鼓励,希望他们在阅读诗歌的同时能够深入理解和感悟其中的哲理。这里的关键词是“邑中豪”和“勤诵”。
  • 注释:这里的“邑中豪”指的是当地的杰出人物,“勤诵”则是指经常诵读诗歌的意思。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读者的尊重和鼓励。
  • 赏析: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于文学作品的价值的认识和赞赏,他认为通过阅读诗歌可以让人获得精神上的提升和启发,因此他鼓励读者积极阅读并深入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