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来感人心,悒悒久未和。
呼儿具浊酒,酒酣起长歌。
歌罢还独舞,黍麦力诚多。
忧长酒易消,脱去如风花。
不悟万法空,子如此心何。
【注释】
①九首:指杜甫的《和陶拟古九首》。
②忧来感人心:忧思袭来,触动了人们的内心。
③悒(yì)悒:忧伤的样子。
④久未和:长久没有吟诵成诗。
⑤呼儿:呼唤儿子。
⑥浊酒:不清澈的酒。
⑦长歌:即长篇诗歌。
⑧独舞:一个人跳舞。
⑨黍(shǔ)麦:指庄稼,泛指农作物。
⑩力诚多:努力耕耘的收获真多。
⑪脱去如风花:摆脱忧愁如同随风飘散的花瓣一样轻松。
⑫不悟:不懂。万法空: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暂时存在,没有永恒的实体。空就是无自性、无实体、无恒常。
⑬子如此心何:你这样的心态,能有什么作为呢?
【赏析】
此诗是杜甫对陶渊明《九日闲居》诗的和作。全诗以“忧”为线索,抒发了作者内心的苦闷与愤懑,也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开头四句写愁来扰人,久不能已。诗人在忧思袭来时,总是无法忘情于世事,常常吟咏不已。这两句中,前一句“忧来感人心”,是说忧愁袭来时,内心受到触动,难以排遣;第二句“悒悒久未和”,则表明这种忧愁已经持续很久,始终未能解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中间四句写呼儿举杯畅饮,借酒浇愁,然后起舞自适。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摆脱忧愁的情景,表现出他的豪放与豁达。诗人呼唤儿子为他斟满一杯酒,酒至微醺,便起身放声高歌,歌声嘹亮,舞步轻盈,他仿佛已经摆脱了忧愁,进入了无忧无虑的境界。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饮酒时的豪情壮志,也表现了他对忧愁的超脱态度。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仍然继续饮酒,直到酒意全消。最后一句“黍麦力诚多”则是说虽然辛勤劳作,但收获颇丰。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于丰收的喜悦,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宽慰。
结尾三句则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和升华。诗人感叹道:“忧长酒易消,脱去如风花。”他明白,忧愁是无法长久存在的,就像一阵风中的花瓣一样轻易被吹散。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虽然努力工作,但终究难以改变现状。因此,他感叹道:“不悟万法空,子如此心何。”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世事无常的认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困境的感慨。
这首七律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苦闷与愤懑的作品,同时也展现了他旷达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杜甫的思想情感和创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