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杂蛮蜑,礼俗久未完。
我居久闾阎,愿先化衣冠。
衣冠一有耻,其下胡为颜。
东邻有一士,读书寄贤关。
归来奉亲友,跬步行必端。
慨然顾流俗,叹息未敢弹。
提提乌鸢中,见此孤翔鸾。
渐能衣裘褐,袒裼知恶寒。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内容的理解。首先读懂全诗,然后对每句话进行理解。

“和陶拟古九首”: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诗,诗人以拟陶诗的形式来写自己的理想。

“海康杂蛮蜑,礼俗久未完”:这里的意思是说在海边的海南地区,由于长期没有完成中原地区的礼仪风俗,所以这里的人们还保留有蛮夷、蜑民的习俗。

“我居久闾阎,愿先化衣冠”:意思是说我在这个地方居住已经很久了,我希望能够率先改变当地的风气,使当地人民都穿上衣服戴帽子。

“衣冠一有耻,其下胡为颜”:意思是说如果衣冠之士有了羞耻之心,那么那些不学无术的人就不会有脸面了。

“东邻有一士,读书寄贤关”:意思是说东边有一个读书人,他把自己写的诗寄给了远方的贤友。

“归来奉亲友,跬步行必端”:意思是说回来后,我要侍奉我的亲朋好友,走路的时候一定端正。

“慨然顾流俗,叹息未敢弹”:意思是说感慨地看着流俗之人,叹息自己不敢去指责他们。

“提提乌鸢中,见此孤翔鸾”:意思是说看着这些鸟儿在空中飞翔,就像孤独的鸾鸟一样,虽然飞得很高但终究是独自飞行,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

“渐能衣裘褐,袒裼知恶寒”:意思是说渐渐地能够穿着粗布衣服,袒露着身体知道寒冷了。

赏析:

本诗是作者模仿陶潜的风格所作的一组诗,表达出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描写海南地区的情况,表达了他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于中原文化的追求。同时,他也借由描写海南地区的情况,表达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答案】

和陶拟古九首

海康杂蛮蜑,礼俗久未完。

我居久闾阎,愿先化衣冠。

衣冠一有耻,其下胡为颜。

东邻有一士,读书寄贤关。

归来奉亲友,跬步行必端。

慨然顾流俗,叹息未敢弹。

提提乌鸢中,见此孤翔鸾。

袒裼知恶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