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宫无俗务,书卷得相亲。
树影自知午,棋声不见人。
实为萧爽地,暂得自由身。
客至谁能接,应知懒是真。
【注释】:
- 琳宫:指元真观,在江西。
- 书卷得相亲:意思是与书中的字迹、墨迹亲近。
- 树影自知午:树木的影子自己知道时间是中午。
- 棋声不见人:指下棋的声音没有听到人的存在。
- 萧爽地:清爽的地方。
- 实为萧爽地:实在是个清幽的地方。
- 客至谁能接:有客人来我怎么能接待呢。
- 应知懒是真:应当知道我的懒惰是真正的。
【译文】:
琳宫内不忙碌俗务,书卷之间倍感亲昵。
树影自有它的时间,棋子声中无人影。
这里是清幽之地,暂时获得自由身。
宾客到来怎能招待,知道这才是真正的闲散。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被贬谪到江西后所作。诗人在元真观屋壁上题诗,表达了他对清静生活的喜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首句“琳宫无俗务”,诗人用“琳宫”形容元真观,强调了其清幽宁静的环境,没有世俗的琐事。这里的“琳”指的是美玉,象征着高洁的品质。而“无俗务”则表示这里没有繁杂的公务,只有宁静的氛围。
第二句“书卷得相亲”,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与书卷的亲密关系。书卷是知识的载体,也是诗人的精神寄托,他通过阅读可以与书卷进行亲密的交流,感受其中的乐趣。
第三句“树影自知午”,描绘了元真观周围的自然景色。诗人观察到树影在中午时分会显现出来,这与人的感知不同,更富有哲理意味。这里的“知午”可能是指树影在阳光下显得更加清晰,也可能是说太阳在中午时分最为炽烈。
第四句“棋声不见人”,表现了诗人在下棋时的心境。下棋时,人们往往专注于棋盘上的变化,而忽略了周围环境的存在。诗人在这里可能是在描述自己的心境,即在清静的环境中,人们容易忘记外界的干扰,专注于内心的思考。
第五句“实为萧爽地”,进一步强调了元真观的环境之美。这里的“萧爽”形容环境清新宜人,让人感到舒畅。诗人通过这样的描述,表达了对这种环境的热爱和向往。
最后一句“应知懒是真”,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感受。他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在这里得到短暂的自由,是因为自己选择了远离官场的纷扰,追求心灵的安宁。这里的“懒”并非贬义词,而是对自己选择的一种肯定和赞赏。
整首诗通过对元真观环境的描绘和对自身心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清静生活的追求和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他的这种态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也反映了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