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顷沧波望似空,凿冰吾欲浸其中。
何言雷电不为雨,须信梧桐自有风。
子晋台头笙远近,西真池面玉丁东。
行笺章奏求清冷,乞取玄冥换祝融。
【注释】
百顷沧波望似空,凿冰吾欲浸其中。何言雷电不为雨?须信梧桐自有风。子晋台头笙远近,西真池面玉丁东。行笺章奏求清冷,乞取玄冥换祝融。
百顷:指一片宽广的水面。沧波:沧浪的水。百顷沧波望似空:水面辽阔如无边际之天空般空旷。
何言:岂有,哪裹会想到。
雷电:指天上的云和云之间的闪电。
不为雨:不是下雨的意思,而是说闪电不会下雨。
须信:相信。
梧桐:梧桐树,常在秋天落叶。
子晋:古神话人物。
台头:山名。
笙:乐器名。
远、近:指声音的远近程度。
西真:水名,相传为太上老君洗浴的地方。
玉丁:指美玉。
东:指方向。
行笺章奏:指公文。清冷:清凉,这里指天气凉爽。
祝融:传说中上古帝王,号高阳氏,火神,即祝融氏。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友人曾文清公对景抒怀之作,表现了作者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开头两句写景,“百顷沧波”是实景,“望似空”是虚景。沧波,沧海。百顷沧波,形容海面广阔,无边无际。“凿冰吾欲浸其中”写人,诗人想用凿冰的方法将海水冻结成冰,然后投入大海之中,这是古人的一种捕鱼方法。此句写出了诗人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然,改造环境的愿望。
三、四两句抒情,“何言雷电不为雨”是说雷电不会下雨,“须信梧桐自有风”是说梧桐树自有风吹。这两句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独特理解,认为雷电不会下雨,而梧桐树也有自己的生命力,可以自我调节,适应环境。这两句表现出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五、六两句写友情,“子晋台头笙远近”是说在遥远的子晋台上,可以听到远处传来的笙声;“西真池面玉丁东”则是指在西真的水池边,可以看到美丽的玉色石头。这两句表现了与朋友相聚时的愉快心情。
最后两句写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行笺章奏求清冷,乞取玄冥换祝融”是说,自己向君王进献书信和奏疏,希望能让君王看到自己的真诚,从而得到皇帝的理解和支持,使自己能够像传说中的祝融一样,拥有光明磊落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和对友情的表达,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