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冬那得许奇观,疑怪重衾夜更寒。
正烂漫花随处有,不坚牢玉暂时看。
上章谒帝应留得,下令教儿莫扫乾。
岐路杨朱定垂泣,东西南北总漫漫。

【注释】

  1. 雪:本诗是一首咏物诗,借雪花来抒发作者内心的悲愤。
  2. 穷冬:冬天。
  3. 疑怪:怀疑、诧异。
  4. 夜更寒:夜里更觉寒冷。
  5. 重衾(qīn):厚厚的棉被。
  6. 烂漫:指花枝繁茂、盛开。
  7. 坚牢:坚固、牢固。
  8. 上章谒帝:上朝拜见皇帝。
  9. 应留得:应该留住。
  10. 下令教儿:命令儿子。
  11. 乾:通“券”,契约、凭证。
  12. 歧路:岔路口。
  13. 杨朱:战国时期的隐士,相传其人好道,不慕荣利,以哭为乐。
  14. 垂泣:流泪。
  15. 东西南北:泛指方向或道路。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雪》中,通过写对飞雪的惊异和感慨,表达了对时局艰险的忧虑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全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开头二句写雪景之奇特,暗含着作者对朝廷的失望之情。诗人面对漫天飞舞的雪花,心中充满惊讶与疑惑。他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到了一个神奇的国度,因为在这样严寒的冬天里,竟然还能看到如此壮观的奇观。这种景象使他感到更加寒冷,仿佛一夜之间被子都厚了许多。这里的关键词是”重衾”和”更寒”。
    第三句写雪中之花,暗示了国家的命运。虽然花儿开得茂盛,但却是不长久的,就像这短暂的春天一样。这个比喻既描绘了自然景色,又隐喻了国家的政治形势。这里的关键词是”花”和”暂时看”。
    第四句写雪的坚韧和脆弱。它虽然坚硬如玉,但终究是会融化的,就像人的寿命一样有限。这里的关键词是”坚牢”和”暂时看”。
    第五六句用历史典故,表示诗人对皇帝的忠诚和对国家的忧虑。如果皇帝能够接受他的进谏,那么他可能会留下更多的财富和资源;但如果皇帝不听他的劝告,那么他可能会失去这些财富和资源。这里的关键词是”上章谒帝”和”下令教儿”。
    第七八句用历史典故,表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人生就像一条曲折的道路,无论走向何方都是茫然的。这里的关键词是”岐路”和”垂泣”。
    这首诗通过咏物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