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石龛边崖至深,近有浮屠于此相枨触。悁心宿忿两不解,一乃颠挤死其谷。
我闻为之久颦蹙,此向期将避烦辱。不为伤生事,争如平地随流俗。
叹息回头急出山,始觉全躯已为福。

注释:

蓝田悟真寺:在陕西蓝田县,是唐代著名高僧道一的住所。

凿石龛边崖至深:凿建了岩石做成的佛像供人瞻仰。

近有浮屠于此相枨触:附近有一座寺庙,和悟真寺相互映衬。

悁心宿忿两不解:心里积压着长久的愤怒和仇恨。

一乃颠挤死其谷:最终因愤恨而死。

我闻为之久颦蹙:听说这件事后,我很久都愁闷不乐。

此向期将避烦辱:以前打算躲避这麻烦。

不为伤生事:不去伤害生命的事。

争如平地随流俗:不如像普通人那样随波逐流吧。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全诗通过对蓝田悟真寺的描写,表达了作者面对困境时的心境。

首联“凿石龛边崖至深,近有浮屠于此相枨触”两句,描绘出蓝田悟真寺的险峻和宏伟。悬崖峭壁之间,凿出了深邃的石窟,旁边就是那座古老的寺庙。这种景象让人心生敬畏。

颔联“悁心宿忿两不解,一乃颠挤死其谷”两句,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挣扎和痛苦。他心中的怒气和怨恨已经积压了很久,但始终无法得到释放。最后,他因为愤怒而选择了死亡。

颈联“我闻为之久颦蹙,此向期将避烦辱”两句,则表现了作者对于世俗生活的无奈和厌倦。他听说这件事后,久久不能平静,心中充满了忧愁和不安。他原本打算避开这种烦琐和屈辱的生活,但现在却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其中。

尾联“不为伤生事,争如平地随流俗”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看法和态度。他认为,不去伤害生命的事情,还不如像普通人一样随波逐流。这里暗示了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蓝田悟真寺的描写,表达了作者面对困境时的心理变化。从最初的愤怒和怨恨,到最后的无奈和厌倦,再到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人的情感逐渐升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