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方年少,丝桐长有名。
曲虽仍旧谱,指要发新声。
涧落泉初响,风清月正明。
起予千古意,恻怅不胜情。
赠抚琴刘伯华
公子方年少,丝桐长有名。
曲虽仍旧谱,指要发新声。
涧落泉初响,风清月正明。
起予千古意,恻怅不胜情。
注释:
- 赠抚琴刘伯华:这是一首赠与刘伯华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华抚琴技艺的赞赏和对其人格的敬仰。
- 公子方年少:年轻的公子,意指刘伯华。
- 丝桐长有名:刘伯华擅长弹奏丝桐,因此名声远扬。
- 曲虽仍旧谱:尽管曲子是传统的,但刘伯华在演奏时能发出新的声音。
- 涧落泉初响:山涧里的泉水刚刚流淌出声音。
- 风清月正明:风清月正明,形容夜晚月光明亮如洗。
- 起予千古意:让我想起了千古以来的故事或情感。
- 恻怅不胜情:悲伤不已,难以自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与刘伯华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华抚琴技艺的赞誉和对其人格的敬仰。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将诗歌的主题巧妙地融入其中。
首句“公子方年少”点明了刘伯华年轻有为,为下文的赞誉奠定了基础。接下来四句分别以“曲虽仍旧谱,指要发新声”和“涧落泉初响,风清月正明”两句,展现了刘伯华在技艺上的特点和高超的水准。这里的“曲虽仍旧谱”意味着虽然曲子遵循传统,但刘伯华在演奏中能创造出新的声音,显示出他的才华和创新精神。而“涧落泉初响”则描绘了山涧中的泉水刚刚流淌出声音的画面,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最后两句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诗人通过“起予千古意”和“恻怅不胜情”,表达了自己对刘伯华的情感和敬意。这里不仅赞美了刘伯华的技艺,还强调了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诗人也借由这些自然景观,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无奈之情。
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现了刘伯华的才华和技艺,又展示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