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元老
这首诗是赠给棋士的,诗人赞美了棋士的高超技艺和智慧。全诗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其独特之处。 首句“嵯峨远游冠”,描绘了棋士的形象。他如同一位高高的山峰,遥不可及。这一句也暗示了棋艺的高深莫测。 次句“过我田里居”,表示棋士虽然身处田间,但他的智慧却能超越常人。这也体现了棋士的超凡脱俗。 第三句“手谈达要妙”,进一步赞美了棋士的技巧。他的棋局中充满了精妙绝伦的策略,让人叹为观止。
赠抚琴刘伯华 公子方年少,丝桐长有名。 曲虽仍旧谱,指要发新声。 涧落泉初响,风清月正明。 起予千古意,恻怅不胜情。 注释: 1. 赠抚琴刘伯华:这是一首赠与刘伯华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华抚琴技艺的赞赏和对其人格的敬仰。 2. 公子方年少:年轻的公子,意指刘伯华。 3. 丝桐长有名:刘伯华擅长弹奏丝桐,因此名声远扬。 4. 曲虽仍旧谱:尽管曲子是传统的,但刘伯华在演奏时能发出新的声音。 5.
重阳述怀 屋前寒雀作饥声,老大都因节物惊。 九日纵弃经夕饮,百年能病几番酲。 白衣于我似无旧,黄菊对人偏有情。 醉里高歌开口笑,世间名利一毫轻。 注释: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又称重九、登高节等,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登高赏景的习俗。 屋前寒雀:指诗人在屋前看到小鸟因寒冷而发出叫声。 作饥声:表示小鸟饥饿,发出哀鸣。 老大都因节物惊:指因为重阳节的到来,让诗人感到惊讶和不安。 九日纵弃经夕饮
篱菊今年拆最繁,绕丛新折上雕盘。 病知佳节霜风冷,喜对高堂骨肉欢。 久废笑歌慵饮酒,只闻儿女劝加餐。 如何猛下藜床去,又逐鸳鸿振羽翰。 【注释】 篱菊:篱笆旁的菊花,这里指菊花盛开。 拆:凋谢。 绕丛:花丛中缠绕、围绕。 雕盘:雕刻华丽的盘子,这里借指盘中之肴。 病知:知道病情的人。 加餐:增加饮食。 藜床:用草编织成的小床。 鸳鸿:比喻男女朋友。 【赏析】 这首小诗写的是作者卧病在床时
【解析】 “十日菊”是全诗的首句,起兴。此句点明节令,即重阳节,并暗示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东篱下”点明地点,即菊花盛开之地,也是诗人观赏、品赏菊花的场所。“凝烟簇簇芳”,写景。此句以拟人的手法描绘出菊花盛开时的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花海之中。“无人赏幽艳,有蝶恋清香”。“无人”与上文“寂寞东篱”相呼应,表明菊花虽然艳丽却无人欣赏;“有蝶恋清香”则表明蝴蝶在菊花丛中翩翩起舞
嵯峨远游冠,过我田里居。 手谈达要妙,心计有卷舒。 把握杀活机,操持开阖枢。 总总如乱兵,纷纷若奔车。 观者皆怵惕,敌人更揶揄。 一著起疲废,万口惊喧呼。 巧思自神授,智慧非常拘。 又闻风鉴精,许与且不渝。 群公赠诗文,称述良非虚。 自昔少兼能,今挟二术俱。 奕秋与许负,异世同一躯。 惜哉惟艺名,问学当何如
篱菊今年拆最繁,绕丛新折上雕盘。 病知佳节霜风冷,喜对高堂骨肉欢。 久废笑歌慵饮酒,只闻儿女劝加餐。 如何猛下藜床去,又逐鸳鸿振羽翰
公子方年少,丝桐长有名。 曲虽仍旧谱,指要发新声。 涧落泉初响,风清月正明。 起予千古意,恻怅不胜情。
宋眉州眉山人,字子廷,号九峰。 苏辙族孙。 幼孤力学,长于《春秋》,善属文。 徽宗崇宁五年进士。 历汉州教授、西京国子博士、通判彭州。 累官太常少卿。 外和内劲,不妄与人交。 言者论元老苏轼从孙,且为元祐邪说,其学术议论,颇仿轼、辙,不宜在中朝。 罢为提点明道宫,未几卒,年四十七。 有《九峰集》。 生卒年:?-
宋眉州眉山人,字子廷,号九峰。 苏辙族孙。 幼孤力学,长于《春秋》,善属文。 徽宗崇宁五年进士。 历汉州教授、西京国子博士、通判彭州。 累官太常少卿。 外和内劲,不妄与人交。 言者论元老苏轼从孙,且为元祐邪说,其学术议论,颇仿轼、辙,不宜在中朝。 罢为提点明道宫,未几卒,年四十七。 有《九峰集》。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