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况乎天理之溟漠,又安可得而推!

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如公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月之光辉。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世之学者,无问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呜呼!自公仕宦四十年,上下往复,感世路之崎岖;虽屯邅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以其公议之是非。既压复起,遂显于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

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立定大计,谓千载而一时。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颖水之湄。

这首诗是祭欧阳文忠公的一篇悼词。它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欧阳文忠公一生经历的感慨和对他的赞美,同时也有一些关于他的文章、议论以及他的人品、气节等方面的评价。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原文: 夫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况乎天理之溟漠,又安可得而推!
译文: 事情有时可以凭借人的能力和努力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有时却难以预料;更何况天道之理,更是广阔无垠,我们又如何能推求呢?

注释: “夫”表示“至于”。”事”指人的努力和能力所能及的事情。”人力之可致”即人的能力和努力所能触及的事物。”犹不可期”意为即便如此,也仍然无法预料。”况乎天理之溟漠”意指天道之理的广阔无垠。”又安可得而推”则是说我们又如何能够推测或理解这种广阔无垠的呢?

赏析: 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事无常、天道难测的认识和感叹。尽管人类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成功,但有些事物却是超出了人类的能力范围,因此无法预知其结果。这是一种深刻的人生感悟,体现了作者对世界多样性与复杂性的深刻认识。

原文: 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
译文: 只有像您这样的人物在生前就有名望并且留下了不朽的作品,死后还能为世人所传诵,那么这样的人生已经足够了,还有什么可悲伤的呢?

注释: “惟”表示“只有”、“仅”。”有闻”意为有名气、有名声。”死有传于后世”即死后能够流传后世。”苟能如此足矣”意为如果能这样就已经足够了。”又何悲”意为又有什么好悲哀的呢?

赏析: 在这里,作者强调了欧阳文忠公生前的名声和影响力,以及他在历史上留下的丰功伟绩。他认为像欧阳文忠公这样的人,如果能够在生前就留下好名声,死后又能被后人铭记,那么这样的生活已经是值得庆幸的。这反映了作者对于生命价值的一种独特见解,即个人名誉和成就比物质财富更为重要。

原文: 如公器质之深厚,智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
译文: 像您这样器质厚重、智慧深邃,而且学问精湛的人来说,您的文章丰富多样,在论述上也有独到的见解,豪放刚强、英俊卓越、奇特精巧、美妙精致。

注释: “如”表示“像”。“器质”指的是一个人的资质、品质。”深厚”意为深重、深厚。”高远”意为深远、高超。”辅学术之精微”即辅助学术的精妙之处。”故”表示所以。”见”意为表现出来。”豪健俊伟”意为豪迈坚强、英俊卓越。”怪巧瑰琦”意为奇特精巧、美妙精致。

赏析: 这里赞扬了欧阳文忠公深厚的人格魅力和卓越的智慧,同时也指出了他的文章和言论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高度的艺术成就。通过对这些特点的描述,可以看出作者对欧阳文忠公的高度评价和敬仰之情。

原文: 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月之光辉。
译文: 他在内心积聚的,就像江河湖海一样宽广而深沉;他表现出来的,就像太阳和月亮一样光辉照耀。

注释: “其积于中”指内心积累的东西。”浩如江河之停蓄”意为广大无边、深厚如江海。”其发于外”指从外表流露出来的东西。”烂如日月之光辉”意为灿烂如同太阳月亮的光芒。

赏析: 这段文字进一步描述了欧阳文忠公内在的丰富和外在的光彩。通过比喻江河湖海的广袤和太阳月亮的明亮,形象地描绘了他内心的深邃和外在的璀璨。这种描述不仅展示了他的品质和才华,也体现了他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原文: 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
译文: 他的声音清亮悠扬,宛如飘风暴雨般突然而至;他的言辞雄浑有力,宛如轻车骏马般迅速奔腾。

注释: “其清音幽韵”意为其声音清脆悠扬,韵味深长。”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意指其声音的凄凉犹如飘风骤雨般突然降临。”其雄辞闳辩”意为其言辞雄伟犀利,辩论起来滔滔不绝。”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意指其言辞的快速如疾行中的轻车骏马,充满活力和速度感。

赏析: 这里通过对比飘风暴雨和轻车骏马来描绘欧阳文忠公语言的节奏和力量,展现了他语言的多变性和生动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欧阳文忠公言语的欣赏和钦佩之情。

原文: 世之学者,无问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译文: 世上的学者无论有没有见过您本人,只要读了您的文章,就可以了解您的为人。

注释: “世之学者”即世间的学者。”无问识与不识”意为无论是否有所了解。”读其文”指读他的诗文文章。”则其人可知”意为由此便可以了解他的为人处事。

赏析: 这段话强调了文学作品对人们了解历史人物和真实面貌的重要性。它表明了作者认为文学创作不仅可以传达作者的思想情感,还可以揭示其背后的真实品格和人生态度,从而帮助读者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一个历史人物。

原文: 呜呼!自公仕宦四十年,上下往复,感世路之崎岖;虽屯邅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以其公议之是非。
译文: 唉!从您做官的四十年里,经历了官场上的高低起伏,感受到世道的艰辛坎坷。虽然遭受过挫折和困境,甚至被贬斥流放到边远地区,但这些都不能掩盖您的公正无私和正直之气。

注释: “呜呼”为叹词,表达惋惜或哀叹的情绪。”自公仕宦四十年”意为自从您做官以来已经有四十年了。”上下往复”形容官场中的升迁与降职。”屯邅困踬”意为遭遇困难挫折。”窜斥流离”指被贬斥流落。”而终不可掩者”意为最终也无法掩盖的是您的公正无私和正直之气。”公议之是非”指您所做的判断和选择是否合乎公理。

赏析: 这里表达了作者对欧阳文忠公一生仕途坎坷的感慨和敬意。通过描述其经历的各种困难和挫折,突出了他的坚韧不拔和正直品质。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他坚持公道正派的评价和赞赏。

原文: 既压复起,遂显于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
译文: 经过压制后重新崛起,终于在世间显露头脚;果敢之气,刚直不阿的品格,到了晚年依然没有衰退。

注释: “既压复起”意为在受到压制之后又重新崛起。”遂显于世”即在世间得以显露声名。”果敢之气”意指果决果断的气质。”刚正之节”意为刚正不阿的品格。”至晚而不衰”意为直到晚年依然没有衰退。

赏析: 这里强调了欧阳文忠公在逆境中重新崛起并保持自己正直品质的精神风貌。通过描述他的恢复和成长过程,展现了他坚韧不拔的品质以及对正义的坚守。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他晚年仍保持这种精神的赞赏与敬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