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行人去,犹追路、再相觅。天末交情,长是合堂同席。从此尊前,便顿然少个,江南羁客。不忍匆匆,少驻船梅驿。

酒斟虽满,尚少如、别泪万千滴。欲语吞声,结心相对呜咽。灯火凄清,笙歌无颜色。从别后,尽相忘,算也难忘今夕。

译文:

送走离去的人,仿佛再次相遇。我们的友谊在天边延续,就像同在一室共餐。从此在酒宴中我们再无交集,只有江南的游子孤身一人。不忍匆匆离去,在梅驿多留片刻。

尽管斟满酒杯,但心中仍有千言万语未曾诉说。想倾诉却又咽下,内心相对却只能呜咽。灯火凄凉、笙歌没有色彩。自从分别之后,我们已尽相忘,但今夜难忘今夕。

注释:

  • 梦玉人: 对远方友人的一种称呼或尊称。
  • 送行人去: 送别即将离去的人。
  • 犹追路、再相觅: 依然在路上追寻和期待再次相见。
  • 天末交情: 天涯之交,即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 长是合堂同席: 总是能在厅堂里一起吃饭。
  • 尊前: 酒桌前。
  • 便顿然少个,江南羁客: 就突然少了一个人,那个人是江南的游子。
  • 不忍匆匆,少驻船梅驿: 不忍心匆忙离开,在梅驿停留片刻。
  • 酒斟虽满,尚少如、别泪万千滴: 虽然酒满了,但心中仍像是滴下的千万滴泪水。
  • 欲语吞声,结心相对呜咽: 想要说话却被咽下,只能默默相对哭泣。
  • 灯火凄清,笙歌无颜色: 灯光昏暗,笙歌失去了原有的色彩。
  • 从别后,尽相忘,算也难忘今夕: 自从分别以后,我们都尽量忘记过去,但今晚的难忘之情难以消除。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描绘送行者的内心感受和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时刻的感慨和不舍。首句“送行人去”直接点题,表达了对离人的深深眷恋。次句“犹追路、再相觅”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即使分别后也要寻找对方的身影,体现了深厚的友谊。第三句“天末交情,长是合堂同席”,展现了他们之间长久而深厚的友情,即便身处天涯海角,也能时常相聚。第四句“从此尊前,便顿然少个,江南羁客”则揭示了离别的现实,意味着诗人和离人将不再共享同样的欢乐时光。第五句“不忍匆匆,少驻船梅驿”表达了诗人对离别时刻的不舍,不愿匆匆离去。第六句“酒斟虽满,尚少如、别泪万千滴”,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内心的悲伤,仿佛所有的欢乐都被泪水替代。最后两句“欲语吞声,结心相对呜咽;灯火凄清,笙歌无颜色”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气氛,通过对比和象征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最后一句“从别后,尽相忘,算也难忘今夕”则是全诗的总结,表达了尽管人们努力忘记过去的情谊,但在特定时刻(如今夜)依然难以割舍。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时刻的深情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美好回忆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