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治侯官,于闽为土中,所谓闽中也。其地于闽为最平以广,四出之山皆远,而长江在其南,大海在其东,其城之内外皆涂,旁有沟,沟通潮汐,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宫又特盛。城之中三山,西曰闽山,东曰九仙山,北曰粤王山,三山者鼎趾立。其附山,盖佛、老子之宫以数十百,其瑰诡殊绝之状,盖已尽人力。
光禄卿、直昭文馆程公为是州,得闽山嵚崟之际,为亭于其处,其山川之胜,城邑之大,宫室之荣,不下簟席而尽于四瞩。程公以谓在江海之上,为登览之观,可比于道家所谓蓬莱、方丈、瀛州之山,故名之曰“道山之亭”。闽以险且远,故仕者常惮往,程公能因其地之善,以寓其耳目之乐,非独忘其远且险,又将抗其思于埃壒之外,其志壮哉!
道山亭记
福州,位于闽省之中,这里地势以平坦广阔闻名。四周的山峦虽远且高大,但长江和大海却近在眼前。城墙内外都铺有泥土,旁边还有一条沟渠,用以调控潮汐,舟船往来如织。山麓长满了高耸入云的树木,工匠们多才多艺,人们常以房屋建筑的宏伟壮丽相互夸耀。即使是贫穷的人,也会把住所修建得十分豪华。而佛、道家之流的修行之地尤其壮观。城中有三座山峰,分别叫做西面的闽山、东面的九仙山以及北边的粤王山,这三座山屹立于城市中央,形成鼎足之势。依附在山脚下的佛寺、道观有几十上百座,其瑰丽奇异、超凡绝俗的形态,已尽展了人们的无穷匠心。
光禄卿程公担任此州长官时,他发现闽山峻峭雄伟的地形,便在此处建造了一座亭台。这座亭台不仅能够俯瞰山川美景,而且还能眺望城池之宏大、宫殿之华丽。程公将这座亭台命名为“道山之亭”,意在表达他在江海之上的登览胜景,可与道家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相媲美。因此,他为这个亭子取名“道山之亭”。由于闽地地处偏远险要,故许多士子常对此望而却步。然而,程公却能凭借这片土地的美好,让自己的生活乐趣得到满足,不仅不嫌弃此地的遥远与险峻,更将其思绪超然物外,展现出壮阔的志向和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