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译文】

轮轴辐盖,都有各自的作用,唯独车轼好像没有它所起的功用。虽然这样,离开了车轼,我还未见其成为完好的车呢。车轼啊,我担忧你不去修饰外表。天下的车,没有不从辙沟里通过的,然而说到车的作用,却不会说到车辙,但是一旦车翻了,马死了,祸患也不会波及到车辙,由此可见,车辙善于处理祸福之间的问题。车辙啊,我就知道可以免于灾难了。

【注释】

  1. 名二子说:命名“二子说”,指论述车的两个部分(轮、辐、盖、轸)和车轼的作用。
  2. 轮、辐、盖、轸:古代车辆上的四个部件,即车轮、轴、车厢、车盖。
  3. 皆有职乎车:都各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
  4. 而轼独若无所为者:唯独车轼好像没有什么用处似的。
  5. 虽:即使。
  6. 去轼:车轼离开。
  7. 吾未见其为完车也:我还未看到完整的车子。
  8. 轼乎:指车轼啊。
  9. 吾惧汝之不外饰也:我担心你不去修饰外表。
  10. 天下之车:天下所有的车子。
    11.莫不由辙:没有不经过车辙的。
    12.而言车之功者:谈论着车的功用的人。
  11. 与焉:参与其中。
  12. 虽然:即便如此。
  13. 仆马毙:马车或马被撞死或翻倒。
  14. 患亦不及辙:祸患也不及车辙。
  15. 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这是善于处理祸福之间的关系。
    18.辙乎:指车辙啊。
  16. 知免矣:知道可以避免灾祸了。
    赏析:
    本文出自《庄子·徐无鬼》,是一篇寓言性质的散文,通过描写一个乘车人对车的不同部位(包括车辕和车轭)的态度,借以说明作者对于为人处世的态度和哲学思想。在《庄子》中,作者经常运用寓言来表达他的思想,本文就是一例。
    文章开始,就写“名二子说”:轮、辐、盖、轸,都有各自的功能,唯独车轼似乎没有什么功用。其实不然,车轼是支撑和保护驾乘者安全的重要部件,如果没有它,车就无法行驶。所以,虽然车轼看起来不起眼,但它的作用却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进一步阐述了他对“车之有功”的看法。他认为,车虽然是由轮轴辐盖等部件构成的,但车辙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是连接各个部件的重要纽带,也是车辆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如果车夫不小心,马车就会翻覆,甚至导致马匹死亡,而祸患却不及车辙,可见车辙在处理危险情况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又指出,车辙之所以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是因为它能善于处理祸福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它能够及时地调整自己的位置和状态,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
    作者以“车辙乎”作结,表示他已经认识到了避免灾难的办法,那就是不去修饰外表,而是注重内在的修炼和提升。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像车辙一样,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都能够从容应对,从而避免灾祸的发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