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解析】

①画地学书:在地面上划出字来练习写字。

译文: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时就死了双亲,母亲郑氏守节不改嫁,亲自教育他学习。家里贫穷,甚至用芦苇在地上练字。小时候聪明过人,读书很快就能成诵。及到成年,才思敏捷,声名远扬。

【答案】

欧阳修四岁丧父,母亲郑氏守节不改嫁,亲自教育他学习。家境贫寒,甚至用芦荻在地上练字。幼年聪慧过人,读书很快就能成诵。及到成年,才思敏捷,声名远扬。

赏析:

欧阳修为宋代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齐名,并称为“唐宋八大家”。他于仁宗天圣八年(西历1030年)以进士及第,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在政治上主张“兴利除弊”“变革旧制”,为宋仁宗、宋英宗重臣。政治上虽颇有建树,但因遭奸佞诬谤,屡受贬谪。晚年退居颍州,筑室于琅琊山旁,世称 欧阳文忠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