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寇准读书
初,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张咏听说寇准将要担任宰相,他对下属说:「寇公是个出类拔萃的人才,可惜他的学识不足。」)
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寇准准备出使陕西的时候,张咏正好从成都调回,寇准亲自设宴招待他,并询问他有什么教诲可以传授给寇准。)
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张咏慢慢地说:「我推荐你读《汉书·霍光传》,不能不读!」)
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寇准不明白张咏的用意,回家后,他读了张咏推荐的《汉书·霍光传》,读到“不学无术”,不禁大笑,说道:“这正是张咏告诉我的。”)
注释:

  1. 初:开始时。
  2. 张咏:唐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曾任成都知府等职。
  3. 寇准:宋朝初期政治家、名臣,曾历任多个重要职位。
  4. 成都:张咏的故乡。
  5. 陕:今陕西省。
  6. 咏适自成都罢还:即张咏刚从四川调回朝廷任职。
  7. 严供帐:精心地安排饮食住宿等。
  8. 将去:即将离开。
  9. 郊:郊外。
  10. 何以教准:用什么教诲给你?
  11. 徐:慢慢、慢慢地。
  12. 《汉书》:指汉朝时期的历史书籍《汉书》。
  13. 《霍光传》:即《汉书·霍光传》,记录了汉昭帝时期的大将军霍光的政治生涯和事迹。
  14. 不学无术:没有学问和技能。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寇准与张咏的互动,展现了两位历史人物的智慧和风采。张咏深知寇准的才能但同时提醒他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寇准虽然对张咏的提醒有所不解,但他最终还是认真阅读了张咏推荐的《汉书·霍光传》,并在读到“不学无术”时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确实需要更加努力学习和提升。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两位历史名人之间的交往,也反映了他们各自的智慧和性格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