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怀州河内县董行成能策贼。有一人从河阳长店,盗行人驴一头并皮袋。天欲晓,至怀州。行成至街中,见之,叱曰:「个贼住!即下驴来!」遂承伏。人问何以知之。行成曰:「此驴行急而汗,非长行也;见人则引缰远过,怯也;以此知之。」捉送县,有顷,驴主寻踪至,皆如其言。
董行成
唐怀州河内县董行成擅长用计策对付盗贼。有一个人从河阳长店,偷走了行人的一头驴和皮袋子。天快亮时,这个人逃到了怀州。董行成在街中看见他,大声喊道:「你这个贼!立刻下驴来!」于是那人就投降了。有人问他怎么会知道是盗贼,董行成说:「这头驴跑起来很快,出汗多,不是用来长途行走的;见到人就远远地拉缰绳,显得胆怯;由此可以判断它是贼驴。」然后捉着那贼送到县里,不一会儿,驴主人找到了踪迹,也都像董行成说的一样。
译文:
董行成
唐怀州河内县的董行成善于出谋划策对付盗贼。有个小偷从河阳长店把行人的一匹马和一只布袋偷走。天快亮时,这个小偷逃到怀州。董行成在街头看见,大喝一声:“你这贼,立刻下来!”小偷就投降了。别人问他怎么知道他是小偷,董行成说:“这匹马跑得飞快,出汗很多,不像是用来长途行走的;它一见人就跑,显得很害怕;所以可以确定是马贼。”于是就捉住了他。不久,小偷的主人顺着脚印找来了,都像董行成说的一样。
赏析: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小偷被董行成识破并捉拿的经历。故事简洁明了,但其中包含的智慧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诗人通过观察细节来判断嫌疑人的身份。例如,他指出驴子跑得飞快且大量出汗,暗示这匹驴子可能并不是为了长途跋涉而特意准备的。此外,他还注意到驴子在遇到陌生人时会表现出恐惧,这种反应与真正的马贼相比有很大不同。
诗人还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来加深对小偷的描述。例如,他通过将小偷比作“个贼住”来突出其罪行严重性和危害性,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他的危险性。同时,他还巧妙地利用驴子的逃跑行为来隐喻小偷的行为,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诗中的语言也极具感染力。诗人运用了一系列生动形象的词语来描绘场景和人物,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般地感受了整个事件的经过。这种语言艺术不仅使得诗歌更加优美动人,也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欣赏其中蕴含的智慧。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一位智勇双全的人物的形象。同时,诗人还通过巧妙的比喻和夸张手法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让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