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孙曰:「俭,德之共(hóng)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曰:「侈,恶之大也。」
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君子以为忠。管仲镂簋朱纮,山节藻棁,孔子鄙其小器。公叔文子享卫灵公,史鰌知其及祸;及戌,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东市。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聊举数人以训汝。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辈之风俗云。
译文:
《训俭示康》
孔子说:“勤俭节约是美德,奢侈浪费是罪恶。” 节俭,就是同道德一样。它意味着有德行的人都是靠节俭来的,只有节制欲望才能正直地行事;小人少欲就能谨慎修身、节省开支,远离灾祸,使家庭富裕。所以,“节俭”是美德。
奢侈浪费就会多欲,君子如果多欲,就会贪求富贵而迷失正道,招致祸害;小人如果多欲,则只会胡乱花费,败坏家业,丧失性命。因此,在官场上必定受贿,在乡间必定盗取财物。所以,“奢侈浪费”是大恶。
正考父吃粥来度日,孟僖子知道他的后代必定出达之人。季文子辅佐过三位国君,他的妾不下于帛服,他的马匹不食粟食,人们认为他忠厚。管仲把簋和筐装饰得如同锦绣一般,用山节和藻井装饰门框,孔子讥讽他的小器。公叔文子宴请卫灵公时,史鰌知道他后来要犯事;等到他被废黜,果然因为富有而获罪逃亡。何曾一天吃上千钱美食,到孙辈因骄奢过度而倾家荡产。石崇以奢侈浮华炫耀他人,最终死于东市。近代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而因为他的功业大,没人非议他,子孙们沿袭他家的风气,现在大多穷困潦倒。其他以节俭出名,以奢侈自败的人有很多,无法一一列举。我只举几个例子来教育你们。你们不仅要亲身实践,而且还要以此教育子孙,让他们知道前辈们的风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