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者谓南越偏且远,其风气与中州异。故官者皆不欲久居,往往车船未行,辄已屈指计归日。又咸小其官,以为不足事。其逆自为虑如此,故其至皆倾摇解弛,无忧且勤之心。其习俗从古而尔,不然,何自越与中国通已千馀年,而名能抚循其民者,不过数人邪!故越与闽、蜀,始俱为夷,闽、蜀皆已变,而越独尚陋,岂其俗不可更与?盖吏者莫致其治教之意也。噫!亦其民之不幸也已。
彼不知繇京师而之越,水陆之道皆安行,非若闽溪、峡江、蜀栈之不测。则均之吏于远,此非独优欤?其风气吾所谙之,与中州亦不甚异。起居不违其节,未尝有疾。苟违节,虽中州宁能不生疾邪!其物产之美,果有荔子、龙眼、蕉、柑、橄榄,花有素馨、山丹、含笑之属,食有海之百物,累岁之酒醋,皆绝于天下。人少斗讼,喜嬉乐。吏者唯其无久居之心,故谓之不可。如其有久居之心,奚不可邪!
送李材叔知柳州序
谈者谓南越偏且远,其风气与中州异。故官者皆不欲久居,往往车船未行,辄已屈指计归日。又咸小其官,以为不足事。其逆自为虑如此,故其至皆倾摇解弛,无忧且勤之心。其习俗从古而尔,不然,何自越与中国通已千馀年,而名能抚循其民者,不过数人邪!故越与闽、蜀,始俱为夷,闽、蜀皆已变,而越独尚陋,岂其俗不可更与?盖吏者莫致其治教之意也。噫!亦其民之不幸也已经。
彼不知繇京师而之越,水陆之道皆安行,非若闽溪、峡江、蜀栈之不测。则均之吏于远,此非独优欤?其风气吾所谙之,与中州亦不甚异。起居不违其节,未尝有疾。苟违节,虽中州宁能不生疾邪!其物产之美,果有荔子、龙眼、蕉、柑、橄榄,花有素馨、山丹、含笑之属,食有海之百物,累岁之酒醋,皆绝于天下。人少斗讼,喜嬉乐。吏者唯其无久居之心,故谓之不可。如其有久居之心,奚不可邪!
注释:
- 谈者:谈论的人。
- 南越:古代对中国南部地区的称呼,特指今天广东省一带。
- 风气:当地的风俗习惯。
- 逆自为虑:自己主动考虑问题。
- 陋:这里指简朴、落后。
- 官吏:官员。
- 忧且勤:忧虑而又勤勉。
- 不测:难以预料的。
- 胥吏:古代负责地方行政工作的官员。
- 中州:中国中部地区,通常指河南省及其周边地区。
- 百物:各种物品。
- 嬉乐:娱乐、欢乐。
- 吏者:这里的“吏”是指官员或地方官员。
- 中州:中原地区,即今天的河南省。
- 百物:各种物品。
- 嬉乐:娱乐、欢乐。
- 吏者:这里的“吏”是指官员或地方官员。
赏析:
本文是一篇关于官员治理和当地文化特色的论述文章。作者通过对南越(今广东一带)与中原(如河南)在地理环境、文化习俗上的差异进行比较,表达了对于南方官员治理能力的肯定以及对当地人民生活的担忧。文章认为,由于南越远离中原,交通不便,所以当地官员普遍不愿长期居住。这种心态导致他们无法深入了解和实施有效的治理措施。然而,南越的居民却因为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形成了一种勤劳、乐观的生活态度。
文章通过对比中原地区的官员治理方式和南越人民的生活习惯,展示了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对南方文化的深厚感情和对其独特之处的欣赏。整体来看,这篇文章不仅是一篇对南越治理的评论,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反思和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