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庆二年,徙桂州,未几,贬爱州刺史。遂良内忧祸,恐死不能自明,乃上表曰“往者承乾废,岑文本、刘洎奏东宫不可少旷,宜遣濮王居之,臣引义固争。明日仗入,先帝留无忌、玄龄、勣及臣定策立陛下。当受遗诏。独臣与无忌二人在,陛下方草土号恸,臣即奏请即位大行柩前。当时陛下手抱臣颈,臣及无忌请即还京,发哀大告,内外宁谧。臣力小任重,动贻伊戚,蝼蚁余齿,乞陛下哀怜”帝昏懦,牵于武后,讫不省。岁馀,卒,年六十三。

  后二岁,许敬宗、李义府奏长孙无忌逆谋皆遂良驱煽,乃削官爵。二子彦甫、彦冲流爱州,杀之。帝遣诏听其家北还。神龙中,复官爵。德宗追赠太尉。文宗时,诏以遂良五世孙虔为临汝尉。安南观察使高骈表遂良客窆爱州,二男一孙祔。咸通九年,诏访其后护丧归葬阳翟云。

诗句:显庆二年,徙桂州,未几,贬爱州刺史。

译文:褚遂良在显庆二年被贬为爱州刺史。

关键词解释:

  • 显庆二年:唐朝的年号,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使用的一个年号。
  • 徙桂州:将褚遂良调至桂林任职,可能因他的政治背景而被贬。
  • 未几:不久之后,表明时间很短促。
  • 贬爱州刺史:被降职为爱州刺史,这是一种政治惩罚。

赏析:
褚遂良是唐朝初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书法家,他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和波折。在《新唐书》中,对他的事迹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其中涉及到他被贬爱州刺史的事件,以及他与太宗皇帝之间的互动。

此事件不仅是褚遂良个人命运的转折点,也是唐代政治斗争中的一个缩影。它展示了褚遂良如何在权力的游戏中保持自己的原则和忠诚,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唐代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褚遂良在那个时代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