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资治通鉴• 周纪一

臣司马光曰:智伯的灭亡,是因为才能胜过德行。才干与德性不同,但世人往往分辨不清,普遍称颂为贤能,这也是他们失败的原因。聪敏、聪慧、强毅称为才干,正直、中正平和称为德性。才干是德性的资本,而德性则是才干的向导。……因此才德都具备的人叫做圣人,只具备德性不具足才干的人叫做愚人,只有才干没有德行的人叫做小人。选拔人才的方法,如果不能得到圣人、君子,那么与其选到小人,还不如选到一个愚人。为什么呢?君子凭借才能来行善,小人则凭借才能作恶。凭才而行善的人,善行无不达到;凭才而行恶的人,恶行也无不达到。

【注释】

资治通鉴:书名。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共二百卷,起上元元年(904),下迄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凡1362年的历史。

周纪:周朝的年号纪年法。

臣光:作者自称。

光曰:司马光说。

才胜德也:才干胜过了德行。

夫才与德异:然而,才干与德性是不同的。

而世俗莫之能辨:而世间的人们却不能辨别清楚。

通谓之贤:普遍地称之为贤能。

此其所以失人也:这是他们失去理智的原因。

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聪明、聪慧、强干、果断等称为才干;正直、中正平和称为德行。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干是德行的资本;德性是才干的向导。

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因此,才德都具备的就是圣人,只具备德性而不具足才干的就称作愚人,只有才干没有德行的就叫做小人。

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在选取人才时,如果得不到圣人、君子,那么与其选择有小人之性的,不如选择愚笨无识的人。

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为什么呢?因为君子凭借自己的才华去行善事,小人则凭借自己的才华去做坏事。

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依仗自己的才智去做好事的人,他的善意就会无所不至。

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依仗自己的才智去做坏事的人,他的行为邪恶也会无所不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