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对月心悠悠,故人不见使我愁。
古今共传惜今夕,况在松江亭上头。
可怜节物会人意,十日阴雨此夜收。
不惟人间重此月,天亦有意于中秋。
长空无瑕露表里,拂拂渐渐寒光流。
江平万顷正碧色,上下清澈双璧浮。
自视直欲见筋脉,无所逃遁鱼龙忧。
不疑身世在地上,只恐槎去触斗牛。
景清境胜返不足,叹息此际无交游。
心魂冷烈晓不寝,勉为笔此传中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题目为《中秋月》。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分析:
独坐对月心悠悠
独自坐在吴江亭上,对着明亮的月光,心中泛起了深深的思念。这里的“悠悠”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故人不见使我愁
因为无法见到旧日的朋友张子野,作者感到十分悲伤。这里的“使”字表示原因,说明朋友的缺席让作者感到忧愁。
古今共传惜今夕,况在松江亭上头
自古以来,人们就珍惜这个美好的夜晚,何况是在松江亭上这种特殊的地方。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中秋佳节的特殊情感。
可怜节物会人意,十日阴雨此夜收
可惜的是,这个节日的物象正好迎合人们的心意,但偏偏在这十天的阴雨中结束。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天气变化的无奈和感慨。
不惟人间重此月,天亦有意于中秋
不仅人类重视这个明月,连上天也有意安排在这个中秋节这一天出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独特感受,以及对天意的敬畏。
长空无瑕露表里,拂拂渐渐寒光流
夜空清澈,没有一丝云彩遮挡月亮的光芒,月光如水,逐渐洒向大地。这里的“无瑕”形容天空的清朗,而“寒光流”则描绘了月光的柔和与美丽。
江平万顷正碧色,上下清澈双璧浮
江面上波光粼粼,万顷水面呈现出一片碧绿色,如同两块美玉在水中漂浮。这句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自视直欲见筋脉,无所逃遁鱼龙忧
我直视着月亮,仿佛能够看到它的纹理和脉络,但我又担心自己的存在会打扰到鱼龙等生灵。这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和谐共生的感悟。
不疑身世在地上,只恐槎去触斗牛
我不怀疑自己已经身处地面,只是担心我的小舟离开后会撞到天上的星星。这里的“槎”指的是船。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
景清境胜返不足,叹息此际无交游
虽然景色美好,但由于没有朋友相伴,所以感觉还是不够完美。这里的“景清”指景色优美,“境胜”指环境优美,“无交游”则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渴望。
心魂冷烈晓不寝,勉为笔此传中州
由于心中的激动难以平息,我勉强提笔作诗来传达这份情感。这里的“心魂”指作者的内心,“冷烈”则形容内心激动而难以平静。
赏析:
这首诗以中秋之夜为背景,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友情、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中的“月”既是自然美景的象征,也是作者情感寄托的对象。通过对月亮的描述,诗人传递了对友情的渴望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意象,如“松江亭上头”、“双璧浮”,以及“鱼龙忧”,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