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戟游闲刀入鞘。安石榴花,影落红栏小。似劝先生须饮釂,枕中鸿宝微传妙。

衮衮锋车还急诏。满眼潇湘,总是恩波渺。归去槐庭思楚峤,觚稜月晓期分照。

《蝶恋花·送刘恭父》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

【注释】
画戟:古代的一种武器,这里指守卫边疆的将领。游闲刀入鞘:形容将士们放下武器,休息放松。
安石榴花:一种美丽的花朵,常与安石榴一起出现在诗歌中,象征着美丽和繁荣。
枕中鸿宝微传妙:比喻有才能的人在隐居中也能传播智慧和技艺。
衮衮锋车还急诏:形容朝廷紧急召唤,要求迅速出征的情景。
潇湘:湖南的别称。恩波渺:比喻恩泽如水,无边无际。
槐庭:指京城,即现在的首都。思楚峤:思念楚国的高峻峭壁。觚稜月晓期分照:形容月亮照亮了远方,如同在等待分照。

【译文】
画戟在边疆闲放着,战士摘下武器,休息放松。安石榴花映衬着红色的栏杆。似乎在劝诫先生要饮酒消愁,梦中的智慧如同枕头中的宝物一样微妙而珍贵。
朝廷紧急召唤,战士们奔赴战场。满眼望去,都是恩泽如水般浩渺无边。归去后,在槐庭思念楚地的高峻峭壁,期待月光照耀,如同等待分照一般明亮。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友人刘恭父时所写的,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诗中通过描绘边塞将士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他们的豪放不羁,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

首句“画戟游闲刀入鞘”,用画戟和刀来象征守卫边疆的将士们,他们放下武器,休息放松,形象地描绘了他们的生活状态。第二句“安石榴花,影落红栏小”,以安石榴花作为背景,映衬出红栏小的场景,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第三句“似劝先生须饮釂”,似乎是在劝说友人要饮酒消愁,这里的“釂”指的是酒,诗人以此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祝愿。第四句“枕中鸿宝微传妙”,暗示了友人在隐居中也能传播智慧和技艺,这是一种对友人才华的赞美。
接下来的四句“衮衮锋车还急诏。满眼潇湘,总是恩波渺。”则转向了对朝廷的描写。诗人描绘了朝廷紧急召唤的景象,以及满眼潇湘的景象,暗示了国家的动荡不安。最后两句“归去槐庭思楚峤,觚稜月晓期分照”,则将视角拉回到送别的场景,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归去后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月光照耀下远方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边塞将士生活的描述,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