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启。自离都至南京。长子匀感伤寒七日。遂不起此疾。南归殊为荣幸。不意灾祸如此。动息感念。哀痛何可言也。承示及书。并永平信。益用凄恻。旦夕渡江。不及相见。依咏之极。谨奉手启为谢。不一一。襄顿首。杜君长官足下。七月十三日。贵眷各佳安。老儿已下无恙。永平已曾于递中。驰信报之。
【注释】
襄启:问候,书信开头的敬词。
自离都至南京:离开京城到南京。
长子匀感伤寒七日:长子匀得了伤寒病七天了。
遂不起此疾:于是没有能好起来而死了。
南归殊为荣幸:南归真是荣幸啊!
不意灾祸如此:想不到灾难竟会这样重。
动息感念:一有动静就想念他。
哀痛何可言也:悲痛怎么可以言说呢?
承示及书:承接你给的信和书。
并永平信:还有从永平来的信。
益用凄恻:更加感到悲伤。
旦夕渡江:早晚要渡过长江。
不及相见:来不及和他见面。
依咏之极:依凭、歌咏他的诗作。
【赏析】
这首《离都帖》是杜审言在被贬谪后给友人的一封书信,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信中首先感谢了友人的来信和书报,然后叙述了自己的近况,最后表达了对友人的哀悼之情。
杜审言(641—708),字必简,祖籍襄阳,迁居洛阳,世称杜审言。他是初唐四杰之一,唐代著名诗人之一,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号称“文章四友”。他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如《望岳》、《登幽州台歌》、《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等,都是千古绝唱,其中《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最为人所称道。
这首诗是杜审言在被贬谪后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他在信中向朋友诉说了自己在京城的孤独生活,以及对自己儿子不幸去世的悲痛。他通过这封信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情感,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它也体现了杜审言作为一个文人的高尚品质——忠诚于友情,勇于面对人生的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