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时
【注释】 凌波:指船行水中。接灵鳌:指与龙相接。蓬莱:古代传说中的海中仙山,在今山东省蓬莱县。别殿:指蓬莱宫中的宫殿。粲挥毫:指挥笔写文章或书法。后乐先忧:指做官的人要想到国家和人民的安危,先为百姓担忧;后为个人享乐而忧虑。薰弦意:指音乐声悠扬如熏,有寄托情怀的意思。蕴羲爻:指蕴含着《易》的道理。羲、爻:指八卦中的两个卦象,代表阴阳变化。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云帆月舫比喻朝廷大臣
《太平时·其一·无题》是清朝诗人吴绮的作品,此诗以“罗衾横裹一床,枕痕知。些些情事费寻思,暖香时。”开篇,表达了一种对过去情感经历的回忆与反思。接下来,诗句“五鼓衣裳三鼓月,去来迟”描绘了作者在夜晚的孤独和等待中的情感体验。最后两句“伤心休唱竹枝词,比红儿”透露出作者对于过去的哀伤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罗衾横裹一床,枕痕知。 些些情事费寻思,暖香时。
【注释】 太平时 其二 题前山欲雨图春到江南柳花多,曲尘波。 刘郎浦口唱渔歌,好婆娑。 一片前山刚泼墨,晚云拖。 呼儿料理旧青蓑,看如何。 译文 江南的春天来临了,柳树枝头挂满了柳絮。 在刘郎镇的河岸边,渔船上的渔歌唱得悠扬动听。 一幅泼墨山水画展现在眼前,夕阳下,云雾缭绕。 我唤来儿子,让他整理那件旧青色的蓑衣,看看它是否依旧。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可久的作品。全诗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
【解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借咏画图中的云峰,表达了诗人对龙峰山美景的喜爱之情。前四句写云峰之景:碧空之上,列岫屏开,翠峰重峦叠嶂。“是谁点染画图同”一句暗用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之意,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后四句写自己对龙峰山景色的感受和想象:“峰欲断时何物补?借云封”,形容山峰高峻,仿佛断了一般,而云彩却把它遮掩得严严实实
【解析】 “太平时”:太平盛世。“奉和圣制立春”:应诏而作,为皇帝颂扬春天的到来。“淑气初回景色嘉”:淑气,指和暖的风。《诗经·小雅》中说:“淑气如兰。”《汉书·礼乐志》:“其始升也,阳气动而不散;其降也,阴气动而不止。行以夏,则秋气动而杀;行以冬,则春气动而生。”这里指春风拂过大地,万物欣欣向荣。“一天霞”:天空中出现了彩霞。“人间何物报春华”:人间有什么物品可以报告春天的到来呢?“有梅花”
诗句解读: 1. “新到春风吹画岚” - 这句描述了春天的到来,春风轻拂,仿佛是大自然的画家,轻轻在山间描绘出一幅幅如画的风景。 2. “旧时山” - 指代的是诗人曾经游览过的山峰。这里表达了一种怀念之情。 3. “山南山北水云边” - 这句表达了对山水之间广阔空间的感受,山的南面、北面,以及水和云的边缘,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4. “几留连” - 表达了诗人在欣赏美景时的留连忘返
太平时,闺怨 宝瑟凄凉怨岁华。 倚窗纱。个侬生性似杨花。逐风斜。 忽听一声啼杜宇,自嗟呀。年年啼罢不还家。只天涯。 【注释】宝瑟:古琴。凄:寂寞凄凉。岁华:岁月流逝。 【赏析】这首词是一首咏史抒怀的词。上片写闺中怨妇对丈夫的思念。下片写闺中怨妇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全词以“杜宇”喻国难,以“天涯”喻自己身在何处,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注释】 茉莉:茉莉花。银丝:形容发丝洁白如银。穿鬓边:指茉莉的白色花丝垂挂在妇女的鬓边。玉珠圆:形容茉莉花朵洁白晶莹。酒阑灯灺(lǎn ruò)枕函闲:酒喝完后,灯火已残,枕头空了,寂寞无聊。可人怜:值得怜爱。 欲放:即将开放。含香细细:含着香气微微地吐散。蒂排联:花茎弯曲排列。联,连接,指花茎弯曲。弯痕:即曲痕,指花瓣的弯曲痕迹。压鬟偏:压在鬓发上
诗句注释: - 太平时春风: 描述的是春天,通常与和平时期联系在一起。 - 取次花香过槛前: 随意地穿过花木,享受花香。 - 半钩帘: 半卷的帘子。 - 绣裙吹动褶痕鲜:形容女子穿着绣有花纹的裙子,随风轻轻摆动,裙摆上的褶皱显得生动而鲜艳。 - 暗相怜:暗自感到怜惜,可能是对某种情感或景象的感伤。 - 蝴蝶双双栖不定:蝴蝶成双成对地飞来飞去,难以安定下来。 - 草如烟:形容草地上的草非常茂密
【注释】 1.刻意伤春:形容伤春之情,不是自然产生。 2.杜秋诗:即《秋浦歌》(《乐府诗集》作《秋浦谣》),李白有《秋浦歌十七首》。 3.肠断句:指诗人对故人寄来的诗歌情感激荡,难以下笔回赠的苦衷。 4.各情痴:各自怀有相思之情,彼此都为对方所痴情。 【赏析】 此诗为李白拟杜甫《秋浦歌》七律一首,并缀以杜牧诗句,与贺知章的题词合写一卷。“刻意伤春”是说作者刻意伤悼春天,伤悼春天的美好时光